




土地神像的的寓意
中国南方供奉土地神像的庙常有对联称:“公公做事公平,婆婆苦口婆心”。
汉族许多地区的习俗,每个人出生都有“庙王土地”——即所属的土地庙,类似于每个人的籍贯;人去世之后,道士做超度仪式(即做道场)时,都会去其所属土地庙作祭祀活动。或者是新死之人的家属,到土地神庙,禀告死者姓名生辰等资料,以求土地神为死者引路。
闽南、台湾人则认为,土地神可以保佑农业收成,也可以保佑生意人经商顺利,旅客旅途平安,甚至还保护坟墓,不受邪1魔的侵扰。
土地神是功能性极强的神明。一般说法土,地神为地方之守护神祇,为一乡一里之神。
土地神的介绍
土地神,又称“福德正神”、“土地公公”、“土地公”、“土地爷”、“后土”、“土正”、“社神”、“土伯”等,其庙宇则称为“土地庙”、“伯公庙”、“福德正神庙”等,是民间信仰蕞为普遍的神之一。农历“二月二”是土地公公的圣诞日,也称祭社、暖寿、做众、做牙、社日等。我国南方”二月二“(古时为立春后第五个戊日)仍沿用祭社(土地神)习俗,如在浙江、福建、广东、广西等地区普遍奉祀土地神。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烧纸宝,分祭肉,聚众宴饮,奏乐欢娱。
古代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人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从上古开始,社神就成为了祭祀系统中的祀典之神。时至今日,古老的“社神”已有了很多变化,但祭祀土地神的习俗一直保留下来,并随着华人的迁徙,在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也开花结果,落地生根。
土地神像为什么受到老百姓的欢迎呢?
土地神,也叫土地爷爷,在我国民间百姓心目中,土地神是亲民的,但也是受尊崇的一尊神,所一有很多人都会供奉土地神像。
要说老百姓们不畏惧的,也是非土地神莫属。其他的都有“神威”,百姓们都有畏惧心理,不敢有丝毫的不敬与得罪。但对土地神就不一样,人们不存在畏惧心理,认为土地神就像家人一样,时时刻刻与自己生活在一起,没有什么可怕。这就像士兵见了班长、排长,觉得也没有什么可怕,如果是见了连长、营长、团长,官越大就觉得越可怕。
供奉土地神像的历史悠久,牵扯到“社,祭土。”的社日一系列祭祀活动,而社日活动在汉、唐、宋鼎盛,在此之后就逐渐衰落,很多地方只敬土地神,而没有社日了,因此我们不细展开来。这里要说的,是土地神的历史原型人物。
土地神,有名“福德正神”,其历史原型为:周朝官吏张福德,生于周武王二年二月二日,为官廉正,勤政爱民,至周穆王三年辞世,享年一百零二岁。
据传,有一贫户,以四大石围成石屋奉祀土地神像,不久由贫转富,百姓咸信神恩保佑,乃合资建庙,并塑金身膜拜,取其本名,尊为“福德正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