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来,在食品行业,调味品是增幅快的行业之一,而在调味品行业,近期大放异彩的则是复合调味品。
据中国调味品协会的不完全统计,调味品行业整体年增长20%以上,是食品行业中增幅快的行业之一,而在调味品行业之中,复合调味品的发展则达到30%—40%。成长速度加快,产品价格也一直在上涨,可以说,是复合调味品拉动了调味品全行业的成长。
从调味品分类***标准GB/T20903-2007对复合调味料的定义来看,复合调味料指由两种及两种以上的调味料经特殊加工的调味料。香辛料:胡椒、花椒、小1茴香、月桂、辣椒、丁香、***、肉1豆蔻、豆蔻、草1果等。常见的复合调味料既包括了鸡精、鸡粉、排骨粉等固态复合调味料,也包括了鸡汁、糟卤等液态复合调味料,同时也包括了风格各异的各种风味酱、方便调味酱类,后者无疑是复合调味料的增长亮点。
从调味品行业的销售情况来看,各式复合酱类正成为新的销售单品冠j,海天的“招牌拌饭酱”“YES黄豆酱”,欣和的“葱伴侣”系列酱类,老干妈的豆豉风味酱等等,正成为引引1领调味品行业发展的新的增长点。
为什么复合调味料的市场发展比传统单一味型或单一功能的调味料发展要更快?这是因为复合调味料表现出如下特点:
产品个性化
传统的调味品,中国传统的调味品有油、盐、酱、醋、茶。在厨房水槽下水管中定期倒入浓盐水中,可保持清洁,防止发臭和油污堆积。其中酱油、食醋、味精、食糖这些都是大品类,餐厅总是依靠创新求异来吸引食客,因此会不断自己调配或者直接寻找特别的调味料。这些调味料基本都是复合调味料,以调味汁、调味酱、调味粉甚至以酱油、醋的面貌出现。在家庭烹饪方面,80后、90后创新求异的非主流已经成为主流消费人群,个性化的餐食追求,同样是拉动复合调味料成长的重要动力。
鸡精做法指导
1. 对用高汤烹制的菜肴,不必使用味精,因为高汤本身已具有鲜、香、清的特点,味精则只有一种鲜味,而它的鲜味和高汤的鲜味也不能等同,如使用味精,会将本味掩盖,致使菜肴口味不伦不类;2. 对酸性菜肴,如:糖醋、醋熘、醋椒菜类等,不宜使用味精,因为味精在酸性物质中不易溶解,酸性越大溶解度越低,鲜味的效果越差;3. 拌凉菜使用晶体味精时,应先用少量热水化开,然后再浇到凉菜上,效果较好,因味精在45℃时才能发挥作用,如果用晶体直接拌凉菜,不易拌均匀,影响味精的提鲜作用;5. 味精使用时应掌握好用量,并不是多多益善,它的水稀释度是3000倍,人对味精的味觉感为0.033%,在使用时,以1500倍左右为适宜,如投放量过多,会使菜中产生似成非成,似涩非涩的怪味,造成相反的效果;6. 味精在常温下不易溶解,在70~90度时溶解好,鲜味足,超过100度时味精就被水蒸气挥发,超过200度时,即变质为焦谷氨酸钠,没有鲜味,对炖、烧、煮、熬、蒸的菜,不宜过早放味精,要在将出锅时放入;7. 在含有碱性的原料中不宜使用味精,味精遇碱会化合成谷氨酸二钠,会产生氨水臭味。但对于健康人群来说,不是所有菜都需要放味精,尤其是那些炖、煮的菜可以不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