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刚过去的5月份中,成材与原材料继续呈现分化走势,螺纹钢价格在上半月弱势下行,下半月先扬后抑,5月在贸易紧张局势加剧叠加供给过快增长的压力下整体钢价弱势向下调整呈现“N”字走势;而原材料走势则表现强劲,铁矿石主力合约及港口PB粉现货在5月份当月分别大涨将近13.95%和13.88%,矿强螺弱格局保持相对稳定。
今年矿强螺弱的格局可以认为是起源于铁矿石供给端层层突发事件的刺激,直接简单粗暴的优化了供需缺口。铁矿和螺纹供给端影响的区别在于铁矿的供给端相对集中,毕竟四大矿山的垄断地位很强,不可抗事件对矿山造成的影响更为明确;而螺纹供给端主要在于政策性限产方面,随着企业环保技术的提高,对于排放水平的控制力增强,受影响的企业数量及程度均得到一定控制,且政策性限产的方式和力度均相对灵活,对于供给端实质的影响相对模糊。这是从螺矿各自的供给端看铁矿和螺纹价格不同走势的主要原因,由此延伸至需求端、库存端,铁矿的需求及库存反应的供需缺口均有优于螺纹钢,由此铁矿强于螺纹的表现也是合理的。


“铁矿石的爆发有可能来源于整个产业链的低库存周期的结束,因为从2016年开始,无论是成材还是钢材的终端用户以及钢材原料都是处于相对低库存的状态,这个状态持续了将近四年的时间,大家已经习惯了。一旦开启下一次经济周期的时候,企业的低库存时代,将是一个很强的爆发点。”李东说。
对于铁矿石的后市如何,行业人士是为担心的还是需求端。如果下半年没有新的矛盾出现,紧张的供应问题解决了,市场维持当下的状态,但是需求端的不确定性是存在的。从交易的角度做多做空都不是特别明确。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市场调研部副主任吴京晶表示,铁矿石市场今年遇到了一些突发性的问题,例如事故、天气、火灾等,价格也快速上涨。下半年的市场核心还是要看钢铁的生产和需求的变化,不确定性应该是四季度的环保和房地产消费的变化,会不会对钢铁有影响。就矿石本身的供需而言,从6月份开始,供给紧张的压力其实已经得到了大幅缓解,尽管从发港量和装船量等数据看,供应端还会持续一段时间下降,铁矿石供应紧张的阶段已经过去了,后期市场会再度回归对新的供需矛盾的关注。下半年的市场核心还是要看钢铁的生产和需求的变化,不确定性应该是四季度的环保和房地产市场的变化以及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

近日铁矿石市场结束单边上行趋势开始调整:铁矿石自上周二开始连续下跌,A股相关概念股同步走弱。中信建投分析师江露表示,目前铁矿石港口库存已持续下降至2017年3月来的新低,供给预期有所收紧,虽然近期盘面有所回调,但是不建议做空。
铁矿石价格上涨背后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是,其与螺纹钢价格强弱对比已经发生变化。“近半年以来,铁矿石价格相比螺纹钢来说一直维持强势。矿螺比的内生修复始于去年四季度(值为0.1119),加速于今年1月份淡水河谷,现值已达0.1981。”长江证券研究指出,从基本面来看,一方面,钢铁环保限产政策调整之后,成材高产量令铁矿石市场需求出现大幅改善;同时巴西令供应端加速收缩,铁矿石价格由此不断上涨。
从产业链利润分配角度看,该机构指出,产业链话语权更迭与利润再分配,是每一轮周期都会历经的过程,显然原料端已夺回主动权。业内人士认为,这将对相关矿业公司带来业绩支撑。


供应仍在高位 上升空间有限
笔者认为,需求决定螺纹钢价格的涨跌方向,供应决定螺纹钢价格的涨跌幅度。只要需求保持旺盛,钢价仍有上行空间。但供应端的情况更大程度地决定了钢价的上行空间有多大。
4月份以来,随着采暖季限产结束,华北地区钢厂复产增多,***高炉产能利用率持续走高。虽然有非采暖季限产等政策影响,但高炉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5月24日当周,相关机构调研数据显示,163家钢厂高炉产能利用率为79.08%。显而易见,钢厂在采暖季限产结束后积极复产。在高炉产能利用率上升的同时,电炉的产能利用率也在上升。相关机构的调研数据显示,5月24日,***53家***电弧炉产能利用率为68.96%,创出今年初以来的点。
高炉、电炉产能利用率的双双上升,导致了螺纹钢产量的持续增长。5月24日,相关机构的数据显示,螺纹钢周度产量为381.52万吨,创历史新高。而2018年同期,螺纹钢周度产量仅有310万吨左右,螺纹钢供应同比大幅增加。不过,螺纹钢供应量进一步上升的空间或许有限。从历史数据来看,当前,***高炉产能利用率和***电炉产能利用率都已接近历史峰值。
总之,螺纹钢的供应量处于高位,而且仍有进一步上升的可能,这将压制螺纹钢价格的涨幅。但螺纹钢供应量继续上升的空间有限,供应压力不足以诱发螺纹钢价格下跌。
库存同比增加 去库存再度加速
相关机构发布的库存数据显示,截至5月24日,螺纹钢厂内库存为204.44万吨,同比增长0.1%;螺纹钢社会库存为569.83万吨,同比增长7.7%;螺纹钢库存总量为774.27万吨,同比增长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