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饲养管理方面务必要落实好以下措施:
1、降低饲养密度。一些饲养密度高的饲养场户,应降低生猪的出栏日龄,可以出栏的应尽快出栏,减少压栏数量,降低饲养密度。这样就可以显著降低舍内温湿度,也会大大减少动物间产生的互相干扰和应急程度。
2、封闭饲养,全进全出。梅雨季节形成的不适环境,使动物反抗力显著下降,一旦遇到少量的病原就有约摸引起发病,在做好场内环境卫生的同时,也要防止场外病原的传入,所以,此时更要严厉执行饲养、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禁止一切疑的动物、物品、人员进场,尤其是走村串户的肥猪收购人员和小刀手禁入场舍。同时,也应该暂停引种或购入苗猪。
3、检查饲料,杜绝霉变食物。有的饲料外观察如无异常,但由于内部温度较高,约摸已经发霉变质,必须对饲喂的每批饲料进行详细检查。切忌为了减少成本,不舍得废弃霉变的饲料,否则,会造成更大的损失。
太湖纯种小母猪紧缺
我国生猪紧缺,十来斤太湖纯种小母猪要价四五千块。太湖母猪是世界上产仔数多的猪种,享有"国宝"之誉。太湖猪是太湖地区几个猪品种类群的总称,包括二花脸猪、梅山猪、横泾猪、枫泾猪、米猪、沙乌头猪和嘉兴黑猪七个大的类群。太湖猪在太湖地区优越的自然地理环境、独特的农业生产模式、丰富的饲料资源、发达的市镇经济和交通贸易、广泛的社会需求以及悠久的养猪历史背景下,经当地人民对猪种不断进行改良,终通过对大花脸猪和米猪的杂交选育,形成了具有肉质鲜嫩、繁殖力高、耐粗饲等多种特性的猪种。
太湖猪介绍
①体型外貌头大额宽,面微凹,额有,耳特大下垂。背腰宽而微凹,腹大下垂,大腿欠丰满,后躯皮肤有皱褶。毛色全黑或青***。梅山猪、枫怪猪和嘉兴黑猪具有“四脚白”,也有尾尖为白色,数8~9对。
②生产性能经产母猪产仔数平均可达15.8头,太湖猪性成熟早,3个月龄即可达性成熟,泌乳能力强、哺育率高,6~9月龄时体重为65~90千克,屠宰率67%左右,瘦肉率39.9%~45.08%。
③利用由于太湖猪具有高繁殖力。世界许多***都引入太湖猪与其本国猪种进行杂交,以提高其本国猪种的繁殖力。
有研究表明:太湖猪与长白猪杂交,太湖的血统占1/2时每胎比长白猪多产6.4头,如太湖猪血统占1/4时,每胎比长白猪多产3.6头,但是同时猪的瘦肉率也会降低。看到来太湖猪的强大了,多实验肯定可以得到更加有效益的杂交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