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末清初,浮雕产品逐渐转为深雕(高浮雕),工艺日趋精细。清代,石雕艺匠喜用青草石,石龙柱又由高浮雕转入透雕,近乎圆雕,品种繁多,工艺精湛,造型追求繁丽。其时,惠安的龙凤柱、花鸟柱及龙、虎、麒麟、花鸟、人物壁堵的雕制,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备受人们赞美。
浮雕是雕塑的一种,壁画是墙壁上的艺术,即人们直接画在墙面上的画。浮雕壁画的概念属于雕塑的,也是属于壁画的。下面山东浮雕壁画将为大家展示浮雕壁画工艺设计以供欣赏。
“塑”与“雕”“线”与“体块”,作为中西方古代浮雕造型语言上的主要差别,不仅清晰地呈现在作品的形象表征上,而且蕴含着中西方古代雕塑艺术不同的审美意趣和文化特性。“塑”与“雕”的造型语言特点,在中西方原始浮雕艺术时期就开始显现。在生产技能与工具水平都相对落后的状态下,特定的地理与自然条件因素,制约着原始人的艺术行为。早在旧石器时期,欧洲先民们就已经“雕刻”出造型写实,具有较强进深的高浮雕人物、动物形象。
浮雕是由各种各样的图案经过精心设计、布局构图而成的。一副浮雕作品里往往有多个不同的图案,那么你都知道是什么意思吗?今天我们就图案中不常见的神兽来讲解下!
重明鸟
重明鸟是中国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的神鸟。其形似鸡,鸣声如凤,此鸟两目都有两个眼珠,所以叫作重明鸟,亦叫重睛鸟。它的气力很大,能够搏逐猛兽。能辟除猛兽等灾害。在汉族民间新年风俗中,贴画鸡于门窗上,实即重明鸟之遗意。
毕方
毕方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是火灾之兆。毕方的名字有可能来自竹子和木头燃烧时发出的噼啪声响。毕方的外形象丹顶鹤,但是只有一条腿(一说为只有一只翅膀),身体为蓝色、有红色的斑点,喙为白色。据说毕方的出现预示着大火。而传说黄帝在泰山聚集之时,乘坐着蛟龙牵引的战车,而毕方则伺候在战车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