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TO可通过两种方式提高VOCs的净化效率,一是延长VOCs的燃烧时间,但会降低热效率;二是增加蓄热室数量,理论上讲,蓄热室数量越多,净化效率越高。公司生产的旋转式RTO炉体均匀分为12个蓄热室,根据功能分为5个放热区、5个蓄热区、1个死区和1个吹扫区,蓄热室的数量远高于两床式和三床式,净化效率显著提升。”
RTO炉体的表面热量损失和余热回用能力是影响其热效率的两个重要因素。“经测试,旋转式RTO热效率为97%,比两床式、三床式分别提高7个和2个百分点。以废气处理量均为30000Nm3/h风量规模的情况为例,两床式、三床式和旋转式RTO表面积分别为95m2、145m2和86m2,旋转式RTO表面积比两床式、三床式分别降低9.5%和41%。这表明,旋转式RTO有着更小的比表面积,从炉体结构角度看热量损失较小。以单台3万Nm3/h风量旋转式RTO为例,通过余热回用技术,每天平均可为用户节约电费1000余元;每年平均可消减工业VOCs达300余t。
沸石浓缩转轮被分为吸附区、脱附区、冷却区三个功能区,沸石分子筛转轮在各个功能区域内连续运转。
在吸附区:废气通过前置的过滤器后,送至沸石分子筛转轮的吸附区。在吸附区(吸附区面积为S1 )有机废气中的VOCs被沸石分子筛吸附,未被吸附的废气在吸附风机的带动下,直接排人烟囱达标排放。
在脱附区:沸石转轮上吸附的VOCs,在脱附区(脱附区面积为S2 ) 被高温逆向脱附、浓缩,脱附温度约200oC:,浓缩倍数一般为5 ~ 25倍。浓缩倍数:n = (S1 x V1)/(S2 xV2 ) ,其中 S1/S2 = 10:1 ,V1/V2 = ( 0.5 ~ 2.5 )。脱附气在脱附风机的带动下进人RTO焚化系统。
在冷却区:为保证高的吸附效率,需对高温脱附后的转轮进行冷却。冷却空气冷却转轮吸附材后自身被预热,作为脱附气的源气,再与来自RTO燃烧室来的高温净化气换热,温度提升至180 ~ 200oC 后逆向进人转轮脱附区进行高温脱附。
沸石分子筛转轮设备整体密闭,污染源主要为沸石分子筛更换产生的废沸石材料,但根据工程实际案例运营情况,吸附材料一般寿命在5 年以上。
第三代RTO采用旋转式分流导向,在炉膛内设置多个等份的陶瓷填料床,通过旋转换向阀的转动把有机废气导向各个蓄热床进行预热和氧化分解。
旋转式RTO主要由燃烧室、陶瓷填料床和旋转阀等组成。炉体分成12个陶瓷填料床,其功能分为5个进气室(预热区)、5个出气室(冷却区)、1个吹扫室和1个隔离室。废气分配阀由电机带动,作连续、匀速转动,在分配阀的作用下,废气缓慢在12个室之间依次通过。
废气经进气分配器进入预热区,使废气预热到一定温度后进入顶部的燃烧室,并完全氧化分解。净化后的高温气体离开燃烧室,进入冷却区,将热量传给陶瓷蓄热体,而气体被冷却,并通过气体分配器排出。冷却区的陶瓷蓄热体吸热,“储存”大量的热量(用于下个循环加热废气)。
如此不断地交替进行,废气在燃烧室内氧化分解,当废气中VOCs浓度超过一定值,氧化分解释放热量足以维持燃烧室的反应温度时,则不需要用燃料进行加热,的保证能量循环利用。
大量工程应用表明:旋转式RTO的VOCs的分解效率可达99.5%,热效率可达97%,其进出口温差20摄氏度左右,的降低了RTO运行中的热损失,保证了热能的二次回收利用。
旋转阀的平稳连续转动,对废气管道的压力影响仅为±25pa,对于生产光学材料的厂家来说极其重要。由于具有很高的分解效率,旋转式RTO的VOCs入口废气浓度可高达10g/m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