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度是指炭黑所具有的黑色呈现强度。炭黑作着色时,黑度主要基于对光的吸收,对于特定浓度的炭黑,炭黑越细小,则光吸收程度越高。黑度除了受炭黑内部的光吸收外,也受由于粒子表面几何机构的影响而产生了具有增亮效应的光散射,这会降低黑度。随着粒径的减小,光散射程度降低。一个英文字母代表胶料的硫化速度,以N代表正常硫化速度,S代表缓慢硫化速度。只有对于很细的炭黑,提高炭黑的浓度才能提高黑度,对于粗大的炭黑,具支配因素的光散射程度因炭黑数增加而提高,黑度反而相应降低。
炭黑的生产方法:槽法
以天燃气为主要原料,以槽钢为火焰接触面而生产炭黑,此种炭黑称为槽黑。与炉黑及热裂黑相比,其粒子较细而比表面积较大。同时,由于采用特定的生产方式,其表面受到氧化,含有较多的含氧官能团而呈酸性。这类炭黑粒子的聚结程度较低。采用万目以上纳米级高色素碳黑,着色力高达120以上,比表面积大于300平方纳米每克,染色力强,色相稳定黑度高,固色牢,耐晒不褪色,雨打不掉色。因含有较多的含氧官能团,可延缓橡胶的硫化速度,提高聚烯烃的耐候性以及赋予油墨良好的流动性和印刷性能。
色素炭黑是由烃类物质,经不完全燃烧而制得的具有高度分散性的黑色粉状物质;用炉黑生产工艺可得到几乎所有粒径范围的炭黑,同一品种的炭黑,其粒子大小并不完全相同,呈现一个粒径分布范围。它的主要成份是碳元素,其微晶具有准石墨结构,呈同心取向,其粒子由近乎球形或其他不规则形状的聚熔体构成。在工业生产中做为不可或缺的化工原料,具有补强与着色的特性,是多数塑料、橡胶制品中的添加剂,其中在轮胎中的用量占世界总量的七成之多。
使用者在选择色素炭黑的时候首先要考虑下想要用色素炭黑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着色、调色、抗紫外线还是起导电作用。如果想要达到着色的作用,那么就要选择黑度高、粒径小的炭黑,但一定要保证炭黑经过公道的、完全的分散,否则反而会背道而驰,达不到原来要求。如果想要达到抗紫外线的作用,主要用在塑料和橡塑里,那么就要选择中等粒径、结构稍高些的炭黑,它们的抗紫外线性能上佳。这种分类通常用三个英文字母表示,前两个字母表示炭黑的着色能力,***后一个字母表示生产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