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壳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小知识
构成:
管壳式换热器由管箱、壳体、管束等主要元件构成。管束是管壳式换热器的核心,其中换热管作为导热元件,决定换热器的热力性能。另一个对换热器热力性能有较大影响的基本元件是折流板(或折流杆)。管箱和壳体主要决定管壳式换热器的承压能力及操作运行的安全可靠性。挡板可提高壳程流体速度,迫使流体按规定路程多次横向通过管束,增强流体湍流程度。
工作原理:
管壳式换热器属于间壁式换热器,其换热管内构成的流体通道称为管程,换热管外构成的流体通道称为壳程。管程和壳程分别通过两不同温度的流体时,温度较高的流体通过换热管壁将热量传递给温度较低的流体,温度较高的流体被冷却,温度较低的流体被加热,进而实现两流体换热工艺目的。管壳式换热器设计所需考虑的因素允许压力降的选择选择较大的压力降可以提高流速,从而增强传热效果减少换热面积。
换热器承载着工厂里的热量变换,是非常重要的角色。在换热器中,管壳式换热器是应用为广泛的一种换热器。想知道他长什么样吗?内部都有哪些结构呢?
什么是管壳式换热器?
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
有哪些分类?
结构组成有哪些?
在众多类型的管壳式换热器中,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因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能得到较小的壳体内径,管程可分成多样,壳程也可用纵向隔板分成多程等优势在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壳体及管束
①管束级别
Ⅰ、Ⅱ级管束,仅仅针对碳钢、低合金钢换热管国内标准中还存在着“较”和“普通级”制订的。一旦国内换热管能够采用“较”钢管时,碳钢、低合金钢换热管束无需再分Ⅰ级和Ⅱ级
Ⅰ、Ⅱ管束的区别主要在于换热管的外径、壁厚偏差不同,相应地管孔尺寸和偏差不同
Ⅰ级管束的精度要求高一些,对于不锈钢换热管,只有Ⅰ级管束;对于常用的碳钢换热管
②管板
a管孔尺寸偏差
注意Ⅰ、Ⅱ级管束的区别
b分程隔板槽
Ⅰ槽深一般不小于4mm
Ⅱ分程隔板槽宽:碳钢12mm;不锈钢11mm
Ⅲ分程隔板槽拐角处的倒角一般为45度,倒角宽度b近似等于分程垫片的圆角半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