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废水除磷废水中的磷多以PO23、PO33-、P2O74
废水除磷 废水中的磷多以PO23-、PO33-、P2O7 4- 和PO3- 的形式存在,当废水加热至90 ℃以上,4 种磷酸根离子会通过一系列反应变成PO43-,此时可与电絮凝阳极溶出的Al3 、Fe3 反应生成难溶的AlPO4 和FePO4 而被除去。其中PO33- 难去除,在工况中投加生石灰可提高PO33- 的去除率,但泥量大。冯爽等采用电絮凝法去除二级处理出水中的磷,原水磷(以PO43- 计) 质量浓度3 mg/L,电解槽容积4 L,铁极板尺寸 10 cm×15 cm×1 mm,极板间距1.5 cm,电流0.31 A,曝气,电解8 min 后磷去除率可达约80%,出水磷质量浓度降至0.68 mg/L。另外,废水酸度对磷去除率有明显影响,碱性条件下有助于磷的去除,而在酸性条件下能显著降低磷的去除率,这是因为当废水呈酸性时,大量的金属氢氧化物絮凝剂和难溶的 AlPO4 和FePO4 会被溶解,明显降低除污效率。在工程化方面,M. A. Rodrigo 等采用电絮凝技术去除生活污水中的磷,水源来自城市污水处理站,极板有效面积100 c m2,极板间距9 mm,pH=4.5,电导率0.75 mS/cm,电流密度10 A/ m2,每次处理废水5 d m3,当通电量为25 A·h/ m3,能耗为4.5 kW·h/ m3 时,该污水中磷的去除率接近100%。
循环冷却水处理主要有这几种方法
目前循环冷却水处理主要有这几种方法: (1)添加缓蚀阻垢药剂和杀菌灭藻药剂,提高循环水浓缩倍数。但是排放的废水量大,而且废水中含有有机等成分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不能实现趋零排放; (2)将补充水改为软化水,暂时解决了循环水系统不结垢的问题。但是该方法具有运行成本高的缺点,而且随着运行时间延长,必然带来电导率升高、悬浮物急剧上升的问题,随着浓缩倍数升高,也不可避免产生结垢的问题,终还得进行置换新水和大量排污进行解决。 (3)采用RO反渗透技术对循环水系统的排污水进行深度处理,同时配合使用化学药剂的使用。一方面化学药剂有二次污染问题,另一方面,现有RO系统回收率太低,仍然产生大量的浓盐废水无法处理,而且运行成本极高,推广受阻。 (4)采用电渗析适度除盐和化学药剂处理。由于循环冷却水中的钙离子和***根离子较高,在电渗析设备里面产生严重的结垢现象,终使得设备无法正常运行,市场推广受阻。
电子絮凝技术可以去除水中的钙离子
电子絮凝技术的优势: 节约成本:包括初期成本和运行成本 节省人力:基本无需维护 不会造成水质和沉淀物的二次污染:通常的化学加药法会改变水质的PH值,并产生新的对环境有污染的化学产物 提高工业污水的循环使用率:经过电子絮凝系统处理的污水95%以上可以得到再利用。 对污水有消毒作用:电子絮凝技术同时可以污水中的***和病毒 防止结垢:电子絮凝技术可以去除水中的钙离子
废水处理项目中用化学絮凝法为一个添加附加的化学药剂
由于电子絮凝方法采用单一操作即可沉淀去除大量污染物,对工业、民用及市政项目来说,此技术具有显著的环境和经济优势。初期投入及运行成本都大大低于化学絮凝法。在大部分项目中,用户可以在一年内收回成本。绝大多数化学絮凝法所固有的缺陷是,这是一个向原有废水添加新物质的过程:添加这些化学剂不仅增加费用;更为重要的是首先这种方法增加了处理后水中溶解状物质的含量,因而不能被再利用;另外这种方法将产生极大量的淤泥状沉淀物(电子絮凝法所生成的沉淀物仅为化学法的0.5%),因此用户需要对这些沉淀物进行进一步处理,也提高了此方法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