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住宅建筑规范
基本规定
3.1 住宅基本要求
3.1.1 住宅建设的选材应避免造成环境污染。
3.1.2 住宅必须进行节能设计,且住宅及其室内设备应能有效利用能源和水资源。
3.1.3 住宅建设应符合无障碍设计原则。
3.1.4 住宅应采取防止外窗玻璃、外墙装饰及其他附属设施等坠落或坠落伤人的措施。
3.1.5 住宅应满足***健康所需的通风、日照、自然采光和隔声要求。
砖混结构抗震级别
特点:砖混结构中的“砖”,是指一种统一尺寸的建筑材料,也包括其他尺寸的异型黏土砖、空心砖等。勒脚的高度一般为室内地坪与室外地坪之高差,也可以根据立面的需要而提高勒脚的高度尺寸。 “混”是指由钢筋、水泥、沙石、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的钢筋混凝土配料,包括楼板、过梁、楼梯、阳台。这些配件与砖做的承重墙相结合,所以称为砖混结构。砖混结构住宅一般以多层 (24米以下,住宅10层以下)住宅为主。
新民居建设的目的:
针对农村污水雨水排出紊乱,垃圾处理困难,造成生活坏境污染重;电力设施、供暖设施、燃料燃气配套困难和混乱,造成隐患重重。自建房的新方式:轻钢结构和木结构轻钢结构的自建房的优点是:1。新宅基用量增大,老宅基无人居住,出现用地紧缺,土地利用率明显降低。为了集约节约用地,缓和新增结婚有房需要,改善农民居住环境设立新民居项目。为了保证耕地面积,节约用地,改善农村宅基地急缺,改善农民生活环境设立的农村住宅生活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