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搬运机械手的应用
搬运机械手主要应用于以下几方面:
1.热加工方面的应用
热加工是高温、***的笨重体力劳动,很久以来就要求实现自动化。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确保工人的人身安全,尤其对于大件、少量、低速和人力所不能胜任的作业就更需要采用机械手操作。
2.冷加工方面的应用
冷加工方面机械手主要用于柴油机配件以及轴类、盘类和箱体类等零件单机加工时的上下料和刀具安装等。进而在程序控制、数字控制等机床上应用,成为设备的一个组成部分。近来更在加工生产线、自动线上应用,成为机床、设备上下工序联接的重要部分。
3.拆修装方面
拆修装是铁路工业系统繁重体力劳动较多的部门之一,促进了机械手的发展。目前国内铁路工厂、机务段等部门,已采用机械手拆装三通阀、钩舌、分解制动缸、装卸轴箱、组装轮对、清除石棉等,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拆修装的效率。
机械手是在早期就有的古机器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我国古代的***人制造者是蕞早研究有关机械手、关节活动等问题的.现代机械手的研究始于20世纪中期,随着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特别是1946年第壹台数字电子计算机问世,计算机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向高速度、大容量、***格的方向发展。同时,大批量生产的迫切需求推动了自动化技术的进展,又为机器人的开发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核能技术的研究要求某些操作机械代替人处理***物质。在这一需求背景下,美国于1947年开发了遥控机械手,1948年又开发了机械式的主从机械手。
1.承载能力高 谐波传动中,齿与齿的啮合是面接触,加上同时啮合齿数(重叠系数)比较多,因而单位面积载荷小,承载能力较其他传动形式高。
2.传动比大 单级谐波齿轮传动的传动比,可达 i=70~500。
3.体积小、重量轻。
4.传动、寿命长。
5.传动平稳、无冲击,无噪音,运动精度高。
6.由于柔轮承受较大的交变载荷,因而对柔轮材料的强度、加工和热处理要求较高,工艺复杂。
机械手装配滚动轴承的装配
轴承在装配前必须是清洁的。
对于油脂润滑的轴承,装配后一般应注入约二分之一空腔符合规定的润滑脂。
用压入法装配时,应用专门压具或在过盈配合环上垫以棒或套,不得通过滚动体和保持架传递压力或打击力。
轴承内圈端面一般应紧靠轴肩,对圆锥滚子轴承和向心推力轴承应不大于0.05mm,其它轴承应不大于0.1mm。
轴承外圈装配后,其***端轴承盖与垫圈或外圈的接触应均匀。
装配可拆卸的轴承时,必须按内外圈和对位标记安装,不得装反或与别的轴承内外圈混装。
可调头装配的轴承,在装配时应将有编号的一端向外,以便识别。
带偏心套的轴承,在装配时偏心套的拧紧方向应与轴的旋转方向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