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另一方面我国自行研究的热镀锌工艺及技术转化率低,难以形成产业。成果集成低,系统成套技术不成熟、不完善是实现工程化、产业化的症结,这些问题的产生主要基于我国汽车用热镀锌钢板生产技术和装备开发能力落后于世界***水平所致。因此开发汽车用热镀锌钢板生产技术与装备非常必要。加强成果的系统集成,促进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逐渐增加我国热镀锌汽车板产品的自给率,推动我国这一领域技术的进步和发展。我国钢板连续热镀锌大型现代化机组基本是从美国、日、欧等不同***引进,虽然其产品较为雷同,但生产技术却都有其特色,花力气消化各机组的特色高技术,并为己用,再行创新是表面涂镀层技术领域中一项意义重大的工作,此举将加速缩短我国与外国的差距,减少重复引进,实现热镀锌钢板技术及装备科研成果的系统集成,实现成果转化和应用,把我们的技术推向世界。
国内在汽车用热镀锌钢板生产技术与装备上目前主要依靠国外***技术的引进,当前只有宝钢在汽车板的生产开发上进行了一些有产品针对性的研究,其他引进汽车用热镀锌板生产线的企业基本上只是单纯的生产使用,未能从根本上消化吸收并有效的开发使用创新。钢铁研究总院作为国内进入钢带连续热浸镀领域早科研单位,在20世纪70年代协助武钢引进消化国内第yi条热镀锌机组。在随后的“七五”、“八五”期间,钢铁研究总院顺利完成了Galfan 及G***alume的合金镀层开发科研工作。钢铁研究总院随后开展了钢带连续热浸镀设备国产化工作,协同国内各相关单位,相继完成了气刀、焊机、沉没辊(Galvalume使用)、气体净化装置等关键设备的国产化。钢铁研究总院近些年在这些领域始终坚持科研开发的***性与实用性相结合,成功开发了蓄热式还原退火炉,燃烧效率达到70%以上;开发推广了宽带钢连续热浸镀G***alume的合金镀层技术,设计完成蓄热式折叠型还原退火炉。设计开发了中电流密度电解脱脂技术,紧密跟踪国外当前耐蚀性能高的ZAM系列产品,完成中试实验。
不锈钢304的主要成份是碳≤0.08,矽≤1.00,锰≤2.00,磷≤0.045,硫0.03,镍8.0-10.5,铬18-20,前面的几种金属可以不计,重要的是含镍8.0-10.5 铬18-20 据我所知现在主流市上已经很少含镍8.0-10.5了,现在基本含镍7.0-7.5左右,进口的成材都比国产的好,例如日本产SUS304,在这里我教大家几种区分304不锈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