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泥的处理和处置是有所区别的,污泥处理:为满足污泥终处置方式的要求,对污泥进行的以“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为目标的全过程。
污泥处置:处理后的污泥,按一定方式弃置于自然环境中(地面、地下、水中)或再利用,能够达到长期稳定并对生态环境无不良影响的终消纳方式。污泥处置方式有填埋、土地利用、建材利用等方式。
一般来说,干化工艺由如下系统组成,但根据工艺特点(例如半干/全干干化工艺类型)可能有所调整:①污泥计量、输送和储存;②污泥干化;③气体的粉尘分离和冷凝:用于循环气体的除尘和洗涤,并去除蒸发水;④颗粒冷却、输送和储存;⑤热源供给:可以是导热油、蒸汽或者热水;⑥冷却水供给:用于干泥产品的冷却和循环气体的洗涤喷淋;⑦冷凝水处理;⑧臭气处理:湿泥料斗、储仓、工艺回路的不可凝气体的处理;⑨氮气储备:用于干泥料仓和工艺回路的惰性化;⑩压缩空气:用于系统内阀门和仪表的供气;?电力和自动控制和检测;?安全和消防等。
我国污水厂当前的污泥处理思路主要有两个技术方向。是以消化为主导的处理方向。但是由于我国当前的污泥处理设备设施不完备,而污泥消化在管理和设备上的要求高,我国现有的设施和技术达不到污泥消化发展的标准。导致我国污泥消化进程慢,甚至很多污水处理厂都不重视污泥消化。第二个主导技术思想则是以资源化为主导的技术方向。污泥资源化从技术的角度来说难度不大,但是由于我国污水厂设备和成本的的限制,导致污泥没有有效资源化。我国当前的污泥处理技术思路主要以借鉴国外***技术为主,在污泥的发展中,相关部门和处理厂应该对污泥处理技术思路进行反思,借鉴国外的***思想,同时也应该进行创新,制定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发展思路。
电镀污泥的成分
电镀污泥是指处理电镀污水后产生的污泥以及电镀工艺过程中产生的镀槽淤泥。一般来说,电镀污泥中可能含有Au、Ag、Fe、Cu、Cr、Ni、Zn等***元素,这些元素来源较广,主要来自电镀厂排放的各种电镀及清洗镀件后的废液、电解槽液等。
用化学的方法对电镀废液进行矿化时,由于镀层的需求不同,每个电镀厂所使用的原料、生产方式及处理工艺都会不同,所得到的污泥的成分也是五花八门。
而且在电镀生产过程中常常会用到一些有机物质,如配位剂、光亮剂、整平剂、除杂剂、表面活性剂等,这些药剂大部分都是***物质,如磺酸钠,二甲氨基丙胺与缩合物,炔醇、炔二醇及其加成物,柠檬酸,酒石酸,苹果酸,羟基,以及乙醇,等。
虽然这些物质提升了电镀产品的品质,但它们给电镀污水和污泥的处理带来了很大的困难,也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构成了严重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