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况5:加工圆弧效果不理想,尺寸不到位造成这个情况一般有5个原因:一是振动频率的重叠导致共振;二是加工工艺不合理;三是参数设置不合理,进给速度过大,使圆弧加工失步;四是丝杆间隙大引起的松动或丝杆过紧引起的失步;五是同步带磨损。解决办法:①找出产生共振的部件,改变其频率,避免共振;②改进工件材料的加工工艺,合理编制程序;③对于步进电机,加工速率不可设置过大;④机床需安装牢固,水平平稳安放,同时注意解决拖板磨损后过紧,间隙增大或刀架松动等;⑤同步带磨损直接更换同步带即可。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1817年,另一位英国人罗伯茨采用了四级带轮和背轮机构来改变主轴转速。不久,更大型的车床也问世了,为蒸汽机和其他机械的发明立下了汗马功劳。各种专用车床的诞生为了提高机械化自动化程度,1845年,美国的菲奇发明转塔车床;1848年,美国又出现回轮车床;1873年,美国的斯潘塞制成一台单轴自动车床,不久他又制成三轴自动车床;20世纪初出现了由单独电机驱动的带有齿轮变速箱的车床。由于高速工具钢的发明和电动机的应用,车床不断完善,终于达到了高速度和精度的现代水平。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车床依用途和功能区分为多种类型。普通车床的加工对象广,主轴转速和进给量的调整范围大,能加工工件的内外表面、端面和内外螺纹。这种车床主要由工人手工操作,生产效率低,适用于单件、小批生产和修配车间。转塔车床和回转车床具有能装多把刀具的转塔刀架或回轮刀架,能在工件的一次装夹中由工人依次使用不同刀具完成多种工序,适用于成批生产。自动车床能按一定程序自动完成中小型工件的多工序加工,能自动上下料,重复加工一批同样的工件,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d一台w能铣床(布朗,1862年)铣床沉默一段时间后,又在美国活跃起来。相比之下,惠特尼和普拉特还只能说是为铣床的发明应用做了奠基性的工作,真正发明能适用于工厂各种操作的铣床的功绩应该归属美国工程师约瑟夫·布朗。1862年,美国的布朗制造出了世界上z早的w能铣床,这种铣床在备有万有分度盘和综合铣刀方面是划时代的创举。w能铣床的工作台能在水平方向旋转一定的角度,并带有立铣头等附件。他设计的“w能铣床”在1867年巴黎博览会上展出时,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同时,布朗还设计了一种经过研磨也不会变形的成形铣刀,接着还制造了磨铣刀的研磨机,使铣床达到了现在这样的水平。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