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板式换热器的零件组装
关于板式换热器的零件组装,无论是制造厂向使用单位发运零件,进行现场组装,还是使用单位在检修设备拆开板式换热器后再组装,都必须按照以下顺序进行。
1、认真阅读随机文件(合格证、材质证、流程图、装配图和装箱清单等)。
2、检查板片、接管、垫片的材质是否与换热器内介质的耐腐蚀要求相一致。
3、按图纸检查所有的零件是否齐全,型号、尺寸是否与图纸相符。
4、将板片的垫片槽擦干净,均匀地涂上粘接剂,粘上垫片,然后把板片整齐地叠放在一起,压上一定的重物。
5、按设计的流程图进行组装,并按规定顺序进行夹紧。夹紧时,应先拧紧1、2、3、4号螺母,然后再拧紧5、6、7、8、9、10号螺母。
板式换热器容易增减换热面积,对于管壳式换热器在需要增加液体的处理量时,原有热交换器的传热面积几乎不可能增加,但板式换热器的传热面积却很容易增加,从而增加处理能力。板式换热器只有传热板的外壳板暴露在大气中,因此,散热损失可忽略不计,也不需保温措施。它在运行维护方面的特点之一就是装拆比较方便,甚至可以不必完全拆开,仅把压紧螺栓松开就可抽出板片清洗、更换垫圈,以至更换板片。这对于换热介质容易产生沉积的物料就显得尤为重要。允许用的温度和压力方面:用于它靠每两板片之间的垫圈,来防止物料泄漏,因而它的密封周边的总长非常长,防止垫圈泄漏是一个重要环节。

这种方法是将板片后用刷子进行人工洗刷,从而达到清除板片表面污垢的目的。此法虽然比较直接,但对较坚硬、较厚的垢层,不易清洗干净。板片波纹的设计以高度的薄膜导热系数为目标,板片波纹所形成的特殊流道,使流体在极低的流速下即可发生强烈的扰动流湍流,扰动流又有自净效应以防止污垢生成因而传热效率很高。一般地说,板式换热器的传热系数k值在3000~6000w/moc范围内。这就表明,板式换热器只需要管壳式换热器面积的1/2~1/4即可达到同样的换热效果。

板式换热器i.热损失小;板式换热器只有传热板的外壳板暴露在大气中,因此散热损失可以忽略不计,也不需要保温措施。而管壳式换热器热损失大,需要隔热层。j.容量较小;约为管壳式换热器的10%~20%。h.容易清洗;框架式板式换热器只要松动压紧螺栓,即可松开板束,卸下板片进行机械清洗,这对需要经常清洗设备的换热过程分方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