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冲电流选线技术需要短时改变中性点接地方式,接地方式的改变会给故障电弧熄灭带来的影响。针对故障电弧自行熄灭的条件,研究了电弧熄灭后故障点电压的***情况,结果表明,接地方式的改变可能加快故障点电压的***速度,增加电弧熄灭后复燃的几率。为了避免脉冲电流选线技术对电弧熄灭的不利影响,提出了改变接地方式的合理时间范围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另外,指出了添加限流电阻可以减小对电弧熄灭的不利影响。
大电流脉冲工作模式下电池失效的主要原因是电荷交换阻抗和极化的增加,使得电池在15C的倍率下电压快速升高到4.1V限制电压,从而导致电池无法完成充电。
交流阻抗分析表明,随着电池脉冲放电的进行,电池的电荷交换阻抗和SEI膜阻抗持续增加,而电荷交换阻抗主要和电极活性物质与电解液接触界面的大小有关,SEI膜的增长既导致了SEI膜阻抗增加,也增加了电荷交换阻抗。
随着电子式电流互感器的日益推广,对检测其极性的设备要求也越来越高。进行检测时,需要一个大电流源向互感器的一次侧通入脉冲电流。在实际中,不同型号互感器一次侧额定电流范围为50A到3000A,因而,对大电流脉冲源的可控性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由于实际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一次侧额定电流的范围大多在600A到2000A,而进行极性测试时通常需要向电子式电流互感器一次侧接入的电流至少是其额定电流四分之一。所以大电流源至少需要提供150A至500A的可调电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