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建筑管理体制强调建设工程实施主体分工负责制,目前的建设或监理单位投入的人员和资源条件,对于产业化项目统筹协调能力严重不足,造成许多项目实施效果不明显,甚至得出产业化不如传统施工好的结论,严重制约PC市场推广应用和健康发展。
装配式建筑如果没有政策支持,试点项目的短期成本压力较大,工程质量参差不齐,造成客户认可度差,推广应用前景堪忧。
此外,目前大部分屋面在檐口处没有隔热措施,导致顶层横墙产生阶梯性裂缝。对屋面保温材料的随意选择而不考虑减少温差的作用,也会导致裂缝的产生。在混凝土柱和混泥土井壁模块的相结处,缺乏相应控制裂缝产生的措施。
施工中的因素
砌筑工人之间技术水平的差别造成砌筑质量不稳定,是造成墙体质量问题的重要因素。在施工中,所用砂浆强度低、混泥土井壁模块表面浮灰等污物未处理干净、砌筑时铺灰过大,均会发生砂浆与混泥土井壁模块间粘结力差,导致裂缝产生;
混泥土井壁模块的水平和竖向粘结缝应横平、竖直,厚薄均匀,密实饱满。砌筑时,随时用手力向横、竖接缝处挤压,或用专用的带榫头的垫板对准榫槽压紧,用橡胶锤敲击垫板使缝挤实,并随手将从缝中挤出粘结剂刮去。
混泥土井壁模块的转角及纵横墙交接处,混泥土井壁模块应相互搭接。为保证混泥土井壁模块墙体的刚度,防止裂缝,要做好混泥土井壁模块隔墙与主墙体、顶棚、地面(或墙垫)、梁、柱之间的连接。可在这些连接处设一道玻纤布,宽度≥400 mm。必要时也可在满铺玻纤布一道。
井壁模块拆模后,必须要立即在井壁上覆盖草帘子或麻包片保灌浆料标准湿养护,注意覆盖严密,沿井壁高度方向每隔1-1.5m的高度捆一到绳子。在草帘子上面浇水进行养护,控制井壁表面温度与水的温差不超过20℃为宜,浇水要及时,到位,灌浆料表面不得见白,从而方便控制。养护期从拆模板开始算起要有7天的时间,在整个养护期中,要注意不得将水直接浇在灌浆料表面,以免造成灌浆料的内外温度应力过大,造成灌浆料因为温度产生裂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