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朔本求源,漫画自诞生那天起,就标志着它的艺术血统,据史料记载,早在十五世纪的欧洲一些夸张变形人物形象就出现在了绘画作品中。不过,日本的漫画家片寄贡写了一本《日本近代漫画史》,提出漫画二字是从《漫画随笔》这本书上来的,书中说有一种鸟叫漫画鸟,终日求索不停,"漫画"二字由此而来。有史可查的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出名画家达·芬奇和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画家威廉·贺加斯在他们的素描稿和油画中频频出现一些夸张变形人物造型,尤其是贺加斯的代表作《打瞌睡的教友》、《时髦婚姻》、《性格与漫画》等,标志着近代西洋漫画的形成。

漫画的兴盛期:
1946-1960年,随国1民***迁台之前辈漫画家如梁又铭、梁中铭带来了各类丰富的漫画,也启开了两岸漫画交流的先河。***的日报、新生报、日日新报于此一时期各版面提供了为数的时事评论的报刊漫画:政治漫画家如朱啸秋、陆庆祥、友心、亚文、斌 人、马得的画作反映当时的社会背景。另外,张有为的四格单元《刘郎奋斗史》是自传式的题材、廖未林的《咪1咪先生传》、牛哥的《牛小1妹》、陈弓的《阿华》则为当时儿童漫画的代表作。后来许多漫画家受到日本漫画所影响,开始慢慢出现附有日本漫画的作品。至于连环漫画如陈海虹的《小侠龙卷风》、叶宏甲的《诸葛四郎》、陈定国的《吕四娘》、刘兴钦的《阿三哥》、《大嬏婆》等脍炙人口的连环漫画了纪后的漫画黄金时代。而此一时代 后期孕育出的漫画家还包括了林文义、洪义男、许淞山、游龙辉、杨进士等持续推动儿童漫画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