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喷施叶面肥调节玉米对养分的吸收
喷施叶面肥能调节玉米对养分的吸收,加速养分的转化,改善其经济性状,增加穗长、穗粒数和千粒重,减少秃顶率,提高产量。叶面肥对棉花叶面喷施后,棉株的单株铃数、单铃重、产量均高于对照,其中叶面喷施叶面肥增产,增产率为H。与对照相比,增产1 609.5kg/hm2,增幅达18.01%,净增值2 185.8元/hm2,产投比为33.4∶1,值得大面积推广。
喷施叶面肥与清水对照相比,每公顷增产1 609.5kg,折合产值2 253.3元,增幅达8.0%,扣除叶面肥成本,每公顷实际净增收2 185.8元,产投比33.4∶1。
喷施叶面肥处理穗长比对照增加0.66cm,增幅达3.5%。叶面肥处理与对照穗行数基本相同,行粒数比对照多5.44粒,增幅17.5%。喷施叶面肥与清水对照相比,秃顶率减少2.76个百分点,千粒重增加8.6g,增幅为4.3%。
叶面肥喷施后株高比清水对照增长8.8cm,增幅为3.5%;茎粗(均指第2节断面)比对照多0.44cm,增幅为10.6%;玉米叶片数比对照多0.8片,叶面积增大599.6cm2,增幅分别为6.1%和10.1%;玉米结穗位比对照高6.6cm,增幅达6.0%;单株穗数基本相同。单株鲜重和干重比对照分别多217.6g和28.1g,增幅分别为20.4%和11.5%。从室内考种情况来看,喷施叶面肥后,单铃重、子指均高于对照,其中叶面喷施0。

复合叶面肥对各种棉有不同的效果吗?
喷施复合叶面肥对于所有参试品种均有一定的增产和提高纤维品质的效果,但抗虫彩色棉品种之间的效果差异十分显著。其中,浙绿-1和浙棕-4皮棉增产可达15%以上,而浙棕-2仅增产5%左右。5%,而果实增大不明显,甚至增大幅度还略低于对照,果皮也略比对照厚。田间植株生长情况观察结果表明,未喷复合叶面肥的对照区,浙棕-3和浙棕-4在中后期出现严重的早衰现象,并伴有严重的红叶茎枯病,而喷施复合叶面肥区的植株早衰现象明显改善,特别是喷施2~3次复合叶面肥区,植株长势、长相与对照差异较明显;浙棕-2因前期结铃较少,植株略显徒长晚熟,喷施复合叶面肥的效果相对较差。可见,叶面喷施氮肥对不同抗虫彩色棉品种的效果是不同的,喷施叶面氮肥应视田间植株生长情况而定。一般来讲,前期结铃较多、早发的抗虫彩色棉品种应增加复合叶面肥的用量,而晚发抗虫彩色棉品种则降低用量或不用。
棉花生长后期,其根系对养分的吸收功能明显减退,这时喷施复合叶面肥补充必要的营养,对于田间肥力较低或植株缺肥田块具有良好的增产效果。如叶面喷施氮素营养,可使棉叶保持绿色,延长叶片功能期,增强光合作用,并可防氮早衰,增强棉花后劲,增产潜力大。不建议使用所谓“甜蜜素”之类来增甜转色,也不建议盲目施用上色。本试验结果表明,抗虫彩色棉品种中后期叶面喷肥后可延长叶片功能期,显著增加皮棉产量,并有效地提高纤维品质,是抗虫彩色棉高产的一项有效措施。从经济效益来看,本试验采用浙江大学研制的复合叶面肥配方,按分析纯***价格计,每升原液成本为10.54元,可喷1.3 hm2,每公顷每次喷肥成本仅8.11元。即使不考虑纤维品质的改善效果,喷施该复合叶面肥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
叶面肥如何合理的混配?
叶面追肥时,将2种或2种以上的叶面肥合理混用,可节省喷洒时间和用工,其增产效果也会更加显著。补充根部施肥的不足当作物出现根部施肥不便时,如在作物生长后期,根系活力,吸肥能力降低。但肥料混合后必须无不良反应或不降低肥效,否则达不到混用目的。另外,肥料混合时要注意溶液的浓度和酸碱度,一般情况下溶液pH值在7左右中性条件利于叶部吸收。
作物叶片上都有1层厚薄不一的角质层,溶液渗透比较困难。为此,可在叶肥溶液中加入适量的湿润剂,如中性肥皂液、质量较好的洗涤剂等,以降低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加与叶片的接触面积,提高叶面追肥的效果。从西红柿的外观和内在品质两个方面来衡量,与对照相比,喷施叶面肥的各处理其果实大小较一致,果粒透红,着色较好,且成熟较一致,比CK提早5d成熟上市。此外,在选购叶面肥时,应注意包装标明的叶面肥的类型和功能,使叶面施肥的目的与叶面肥的功能一致;还应注意产品有无颁发的叶面肥登记证及产品标准证号,以确保叶面肥质量和施用效果。

辣椒苗什么时候追肥好?施哪种叶面肥好?
辣椒苗追肥时间
辣椒苗由于也是先育苗,然后移栽至大田种植,移栽一周也就是定植后需要追施养分来为辣椒苗提供养分,虽然土壤中施有底肥,但对于辣椒根系较弱的情况下来讲不容易吸收,此时叶面喷施或者追施生根肥,促使辣椒扩张根系。
辣椒叶面肥选择
在辣椒苗期施用叶面肥可根据情况来选择两类,如调节型叶面肥和营养型叶面肥,具体介绍如下:
1.调节型,辣椒苗株根系移栽至大田长势弱,喷施调节型也就是生根类叶面肥,促进生根,可提高苗株成活度。
2.营养型,营养型叶面肥其中富含的养分多,都是辣椒生长所需养分配制,合理喷施可为辣椒补充营养。
辣椒苗培育
1.种子,为化的提高辣椒产量和品质等,应选择适合当地种植的辣椒品种,比如抗病的,高产的,拉长的等。
2.处理,辣椒种子处理也很关键,需将种子在阳光暴晒2天,促进后熟,提高发芽率,种子表面携带的病菌。或者是用药液高浸泡,稀释倍数一般为300-400倍。
3.播种,苗床灌足底水消毒后可撒一层细土,后将种子均匀撒苗床上并盖一层细土即可,搭盖棚进行增温育苗。
4.管理,辣椒苗床管理要求高,一要控制好温度,另外就是保证充足的水分,但也不能过湿对育苗不利。
辣椒种植注意
1.密度,辣椒种植密度对产量影响很大,如每亩种植3000-4000穴,行距控制在60公分,株距控制在25-30公分即可,为保证成活率或避免后期补苗,移栽每穴可种两到三个,待成活可移栽也可移除。
2.追肥,辣椒需肥量其实不低,尤其是茬开始花后结果,需肥量逐渐上升,种植户可叶面喷施或者根部追肥。
3.病害,辣椒病害常见的如早疫病、病毒病、病、脐腐病等,这些要提前喷施杀菌剂进行预防,药剂预防比治果要好。
4.水分,辣椒高温和多雨季节容易发生病毒病,会造成落花落果和落叶现象,为此要做到保证土壤湿润,适当浇水灌溉并喷施适量的矮壮素来保花增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