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污水处理的基本常用术语
基本常用术语、名词◆SS:悬浮物,是指颗粒物直径在0.45um以下的无机物、有机物、生物、微生物等的污染物。
◆COD:化学需氧量,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用强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的量。COD反映了水中受还原性物质的污染程度,又可反应水中有机物的量,水中的还原性物质有有机物、亚、硫化物亚铁盐等。
◆CODcr:在强酸性溶液中,以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需氧量。
◆CODmn:指数,是以溶液为氧化剂测得的化学需氧量。
◆TOC:总有机碳,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中有机物质总量的综合指标。
◆TOD:总需氧量,是指水中能被氧化的物质,主要是有机物质在燃烧中变成温度的氧化物时所需要的氧量,结果以O2的mg/L表示。
◆BOD:生化需氧量,指在有溶解氧的条件下,好氧微生物在分解水中有机物的值。
◆BOD5:五日生化需氧量,即在(20±1)℃下,培养五天前后水中溶解氧了的变化值。
◆NH3-N:氨氮,是指以游离氨(NH3)和游离氨(NH4 )形式存在的氮。
◆透明度:是指水样的透明程度。
◆浊度:是表现水中悬浮物对光线透过时所发生的阻碍程度。
◆色度:采用稀释法,与被测样品进行目视比较,以测定样品的颜色强度。
◆DO:溶解氧,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的氧。
◆PH:是指溶液中氢离子活度的负对数。表征水的酸碱性的强弱。
◆SV:污泥沉降比,指氧化池中混合液沉淀30分钟后,沉淀污泥体积占混合液体积的百分数。
◆SVI:指的是氧化池混合液经30分钟沉淀后,1g干污泥所占的湿污泥体积。
◆MLSS:1升氧化池污泥混合液所含干污泥的重量。以mg/L或g/L表示。
农村生活污水处理
无动力处理设备无动力系统采用厌氧 人工湿地相结合的工艺。一体化生化池除了具有传统化粪池的功能外,同时还具有三级厌氧深度处理单元。
农村居民生活污水经污水管道收集自流进入固体消化池,对污水中固体有机物进行截流、消化降解;由于积氧***在好氧条件下比在厌氧条件下释放的磷吸收更多的磷,污水在二级沉淀池中经历“厌氧-好氧”交替作用和污泥分离,终实现磷。自流进入多级厌氧单元,在厌氧微生物作用下去除大部分有机污染物,防止堵塞人工湿地,自流进入波式潜流人工湿地,进一步去除污水中氮、磷等污染物,污水达标排入附近受纳水体。出水指标好的时候,能够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二级标准。
污水处理厂怎样培养污泥处理段的厌氧污泥?
(1)大中型污水处理厂一般在水处理段正常后,有足够的剩余污泥后,再培养厌氧污泥比较有利。
(2)先将消化池内充满二级出水,投入其它消化池的厌氧污泥,或接入水处理段的剩余污泥。
在消化污泥来源缺乏的地方也可用人粪、牛粪、猪装、酒糟、 剩余的淀粉等有机废物稀释到含固率为 1%~3%投入硝化池。
培养消化污泥菌时,必须控制pH值和有机物投配负荷,PH值应保持在6.4~7.8之间。有机负荷控制在0.5kgVSS/(m3·d)之下。投配负荷过高,会导致挥发性脂肪酸大量积累,PH值降低,使酸阶段太长,从而延长培养时间。
充分搅拌消化池内的混合污泥。中温消化要保持消化池内的水温在 35℃士2°C,边进泥边加热, 待加至所需温度及混位后,暂停进泥。待厌氧消化产气正常后可逐新增加投泥量,直至到正常加泥 。
每日分析沼气成分,所需数据正常时,取样品进行点火试验,(注意防火、防爆)然后才可正式进行沼气利用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