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学者的十大PCB布线技巧
有一句老话:PCB设计是90%的布局和10%的布线。 今天仍然是这样,组件的放置将决定布线将花费多少时间,但这并不意味着布线PCB不再那么重要。 这只是您在每项活动上花费多少时间的问题。
如果这是您初次进行PCB布局,那么看到混乱的模样可能有点吓人。 使用这十大PCB布线技巧以及我们的十大元器件放置技巧,可以使您的初次PCB布局成功。
贴士#5 –使用捕1捉网格使您的工作更轻松
在Autodesk EAGLE中,您可以完全控制捕1捉网格设置,这在组件放置和布线过程中都很方便。没有理由不打开可见的网格捕1捉,稍后当您开始使用需要精1确放置迹线和零件的更密集的电路板布局时,您将感激不尽。
作为指导原则,我们建议在布线过程中将捕1捉网格间距设置为0.050英寸。当需要在组件之间设计紧密间距的连接时,也可以将替代间距设置为0.025英寸。当然,始终将可见网格设置为“开”!
俱进 科技50人 设计团队,平均5年以上经验。擅长高频高速、高密度,数模混合,大功率、大电流、射频、ATE、软硬结合板、高速背板等;每年3000 款PCB设计经验 。
原理图之外的事交给我们
pcb线路板一站式服务。
要装配pcb,准备bom表吧,一般能直接从原理图中导出。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原理图中哪些部分元件该上,哪些部分元件不该上,要做到心理有数。对于小批量或研究板而言,用excel自己管理倒也方便。大公司往往要***软件来管理。
而对于新手而言,初次版本,不建议直接交给装配工厂或焊接工厂将bom的料全部焊上,这样不便于排查问题。较好的方法就是,根据bom表自己准备好元件。等到板来了之后,一步步上元件、调试。
高速PCB设计常见阻抗匹配的方式
串联终端匹配
在信号源端阻抗低于传输线特征阻抗的条件下,在信号的源端和传输线之间串接一个电阻R,使源端的输出阻抗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相匹配,***从负载端反射回来的信号发生再次反射。
匹配电阻选择原则:匹配电阻值与驱动器的输出阻抗之和等于传输线的特征阻抗。常见的CMOS和TTL驱动器,其输出阻抗会随信号的电平大小变化而变化。因此,对TTL或CMOS电路来说,不可能有十分正确的匹配电阻,只能折中考虑。链状拓扑结构的信号网路不适合使用串联终端匹配,所有的负载必须接到传输线的末端。
串联匹配是常用的终端匹配方法。它的优点是功耗小,不会给驱动器带来额外的直流负载,也不会在信号和地之间引入额外的阻抗,而且只需要一个电阻元件。
常见应用:一般的CMOS、TTL电路的阻抗匹配。USB信号也采样这种方法做阻抗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