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鞋柜的上下层做好分类。鞋柜里面的鞋不能瞎放,需要有一个详细的归类。鞋柜的上层因为比较高,所以一般会很少使用,这个时候我们可以将一些不常用的鞋子打包在鞋盒里,然后放在上层码好,比如现在是夏季,大家就可以将冬季的鞋子收起来;鞋柜的下层是使用比较多的地方,就可以放一些当季的鞋子,方便拿取,下层每一个隔间也要分类,运动鞋放在一层,高跟鞋放在一层,这样可以方便找鞋;鞋柜的底层建议预留15~20公分的距离,用于放置拖鞋,这样大家进出换鞋就会很方便。

鞋柜一般多深
鞋柜的宽度,大部分都是一米左右的宽度,深度在350毫米这样都是比较复合我们生活需求的。
鞋柜的尺寸
一般鞋柜尺寸高度不要超过800mm,宽度是根据所利用的空间宽度合理划分;深度是家里码的鞋子长度,通常尺寸在300~400mm之间。很多人买鞋,不喜欢把鞋盒丢掉,直接将鞋放进鞋柜里面。那么这样的话,鞋柜深度尺寸就在380~400mm的深度,在设计规划及定制鞋柜前,一定要先丈量好使用者的鞋盒尺寸作为鞋柜深度尺寸依据。如何还想在鞋柜里面摆放其他的一些物品,如吸尘器、***拍等,深度则必须在350mm以上才能使用。

家里的鞋柜太小的话,你很可能要面临‘想买一双新鞋,就得扔掉一
容量越大越好 有人可能会说自己的鞋子不多,其实每个家庭的鞋子比想象的要多,不同季节的鞋子,不同场合穿的鞋子,人均10-15双是比较普遍的,那么3口之家就会有三五十双不同的鞋子,如果家里有个『精』,鞋的数量会直线上升。 如果家里的鞋柜太小的话,你很可能要面临『想买一双新鞋,就得扔掉一双旧鞋』的尴尬境地,当然如果你说你『断舍离』,那当我没说。 一般鞋柜的标准深度是35cm,当然每家每户其实可以根据自己家人的鞋子大小来设计,可以按照家人目前鞋子作为参考尺寸。 如果能做标准深度的鞋柜自然是的,但是很多房子由于户型限制,可能放不下这个厚度,那也可以稍作调整,鞋柜内部隔板设计也做相对应的调整就可以。 薄的鞋柜可以做到20cm以下,比如宜家的斯多尔鞋柜薄的一款安装后是17cm深度,只是放鞋子得竖着放,而且不适合放太厚的鞋子,并且同样的柜体面积,可以存放的鞋子数量肯定是缩小了,因为每个格子占高度更多了。 如果是买成品鞋柜的话,一定要考虑踢脚线的问题,比如像上图这种不能靠墙是比较尴尬的。所以你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有些柜子只做前面2只脚,这样就可以靠墙放置,当然这种肯定需要额外做固定。 如果你家鞋柜深度可以做到四五十厘米的话,可以考虑上图这种双层旋转鞋柜,但说实话,无论是从空间利用角度还是从制作成本角度来说,这种都是不太划算的。 如果你家进门附近正好有个***的空间可以做走入式鞋帽间,那肯定是的,这估计只能是大户人家的选择了。
底部悬空,方便日常换鞋快速放置鞋子
底部悬空,方便日常换鞋快速放置鞋子,这样可以减少一个开门的动作,脱下来鞋可以直接放置在下面的空间不要小看这小小的空间,可以避免一进门就是一堆鞋的杂乱感 让鞋子更加有序的放置在专属的位置上,对于懒得来回拿鞋的我们来说特别合适如果担心在下端放置鞋子会看不清楚,也可以在下面添置一个感应光带 只要经过就有光源能够看清楚鞋子的状况,简单却实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