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丸从硬度来区分类别的方法
钢丸是一类很理想的磨料产品,在很多铸件的清砂处理中,使用钢丸清理效果好,钢丸还普遍应用在钢铁工件涂装前的去氧化皮和除锈处理方面。
钢丸有很多的分类,根据制造的钢丸硬度不同,钢丸可以分为钢铁丸、铸铁丸、玻璃丸等分类,不同硬度的钢丸有不同的用途。
钢铁丸的硬度一般是HR***0~50,加工一些比较硬的金属可将硬度提高到HRC57~62。它们的韧性较好使用寿命是铸铁丸的几倍应用范围广泛。
铸铁丸的硬度为HRC58~65,这类钢丸的硬度高,制冷就很脆,非常容易破碎寿命短应用不是很广泛主要用于要求喷丸强度很高的地方。
玻璃丸的硬度比前两种硬度都低,主要用于不锈钢、钛、铝、镁及其他不允许铁质污染的情况。也可在钢铁喷丸后作第二次处理时用,以除去铁质污染并降低零件表面的粗糙度。
挑选钢丸要从硬度和密度下手
钢丸的硬度和密度是现在钢丸选择的硬性标准,在挑选的时候要格外关注这两个方面,因为这个关系到钢丸的质量,也关系到了后面的使用。具体该怎么选择这两个方面呢?
1、硬度与清理速度是成正比的,硬度越高,清理速度越快,消耗就越大,寿命就会短,制造过程决定了钢丸的大小不一,直径越大清理完的表面粗糙度也就越高,但是工作效率也很高,相对于磨损也较大。
2、足够密度才具有稳定的品质,在清理中能够降低和磨损。
3、抛射材内部缺陷如气孔龟裂,内缩孔等皆可影响其寿命而增加消耗量。硬度与清理速度成正比,但与寿命成反比。所以硬度高,清理速度快,但寿命短消耗量大,故硬应适中以产生之效果。
钢丸是一种使用范围很广的磨料,在航空、机械、铸造等行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钢丸是一种球状颗粒,采用特种材料经特殊热处理制成。制作钢丸时,需要先融化高质量的钢块,然后用高压水喷射使熔融的钢水形成微粒状。
钢丸具有不同的大小、规格及硬度。硬度是钢丸的一个重要标准,与钢丸的使用寿命及效果都有所关联。关于钢丸的硬度,是如何进行描述的呢?钢丸的硬度可以通过硬度指标来界定与描述,常用的指标有三种,分别是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1.布氏硬度
用一定直径的淬硬钢丸,在一定的载荷(p)作用下,压入试件表面,停留一段时间,然后除去载荷,测量压痕的面积,压痕越小表示抵抗塑性变形能力(即硬度)越大,越大硬度越小,用“HB”来表示。
2.洛氏硬度
在规定的外加载荷下,将钢丸或金刚石压头垂直压入试件表面,产生压痕,测试压痕深度,利用洛氏硬度计算公式HR=(K-H)/C便可计算出洛氏硬度。简单说就是压痕越浅,HR值越大,材料硬度越高。用"HRC"来表示。代表在试验载荷为150kg下,使用顶角为120度的金刚石圆锥压头时,试件的压痕深度为0.08mm。
3.维氏硬度
是利用顶角为136度的金刚石四方角锥体作压头,钢丸在一定的载荷下压入试件表面,留下方形压痕,根据对角线的长度,即可查出硬度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