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感量
电感量也称自感系数,是表示当流经电感器的电流发生变化时,其产生自感应能力的一个物理量。电感量的大小反映了元件存、释能量的强弱。
电感量是电感器本身固有特性,取决于线圈匝数、绕制方式、磁芯材料等。
公式:Ls=(k*μ*N2*S)/L
其中:μ为磁芯的相对磁导率
N 为线圈圈数的平方
S 线圈的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L 线圈的长度,单位为米
k 经验系数
电感量允许误差
允许偏差是指电感器上标称的电感量与实际电感的允许误差值。
用于振荡或滤波等电路中的电感器要求精度较高,允许偏差为±0.2%~±0.5%;
用于耦合、高频阻流等线圈的精度要求不高,允许偏差为±10%~±20%。
片式电感器电感量范围
电感器类别 磁芯材料 电感量范围
多层片式 铁氧体 47nH~100uH
多层片式 常规陶瓷 1nH~470nH
绕线片式 铁氧体 10nH~1000uH
绕线片式 常规陶瓷 1nH~33uH
妙用电感
据此,在“稳态”情况下,当电流为直流时,电感两端的电压为零;当电流为正弦波时,当电流为周期性等腰三角形波时,电压为矩形波,如此等等。电感器具有阻止交流电通过而让直流电顺利通过的特性,频率越高,线圈阻抗越大。总的来说,电感两端的电压波形比电流变化得更快,含有更多的低频成分。电感两端的电压也是正弦波,但在相位上要超前电流(π/2);当电流为周期性等腰三角形波时,电压为矩形波,如此等等。总的来说,电感两端的电压波形比电流变化得更快,含有更多的低频成分。
电感、电阻的关系和作用
电感是衡量线圈产生电磁感应能力的物理量.给一个线圈通入电流,线圈周围就会产生磁场,线圈就有磁通量通过.通入线圈的电源越大,磁场就越强,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就越大.实验证明,通过线圈的磁通量和通入的电流是成正比的,它们的比值叫做自感系数,也叫做电感。另外,滑翘经过轨道时,震动是长期存在的,优异的抗震动性同样是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电阻是描述导体导电性能的物理量,用R表示。电阻由导体两端的电压U与通过导体的电流I的比值来定义,即R=U/I。所以,当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电阻愈大,通过的电流就愈小; 反之,电阻愈小,通过的电流就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