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润滑油产品同质化好不好?经常听到润滑油企业这么说,原来一些惯用的操作手段,似乎都没有了作用:原来可以用伪洋、进口来包装自己,提升价格;也可以用电商、连锁都模式,忽悠客户,但人人都是媒体的年代,别说润滑油经销商,就是润滑油用户也忽悠不了。
可以说,对想发展的润滑油企业来说,“产品同质化”是基本的需求,可我们绝大多数的润滑油企业,却做不到“同质化”,也就是无法让自己产品和别人相媲美,为了降低成本,我们可能用采购普通的基础油添加剂,只要常规指标合格,就敢到市场上兜售;有的企业,连包装耗材都不断节省,材料用混合料,只在标签桶帖上下功夫,好蒙不懂行的人。

新车、启停、混动机器、低温环境用低黏度机油:
如今一般车厂都会给新车标定较低黏度指数机油,例如0W-20、0W-30、5W-30,这没问题。因为发动机新出厂时机械间隙比较密合,用低黏度的机油有助磨合,同时黏滞阻力更低,有助在低温下快速流动保护具备启停功能之发动机的机件,或是助力混合动力系统中之发动机达到节能减排效果。
但使用这种机油切忌跑赛道这类长时间让发动机拉高转的事,机油油膜破1裂导致发动机拉缸别说我没警告你。

旧车、旧款式发动机、高温环境用中黏度机油:
个人经验是其实在车辆行驶20000公里之后就可以考虑不必再依照车厂规定使用机油,适当使用浓一点机油,例如5W-40、10W-40无妨,因为这时发动机内部机件已经磨合出一定间隙,使用太稀的机油有时可能容易出现烧机油、机油乳化……之类问题。另外,老型号发动机例如众多自主品牌车厂爱用的万年三菱机,千万不要用黏度太低的机油,因为老工艺本来精度就不如当今,浓一点机油比较能确保机器正常运作。
另外,如果你的用车环境高温潮湿,也建议适当使用中黏度机油确保高温之下的油膜强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