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卧床老年人进食时,为防止呛咳尽可能采用坐位。床头需抬高45°角,颈下垫入枕,以便于食物下咽。同时可使用跨床小桌,让老年人能看到饭菜,以便增进食欲。
2、对于有视力障碍的老年人,根据其身体功能的状况,尽量固定摆放饭菜的位置以及习惯使用餐具,如碗、盘、筷子、叉、汤勺、吸管等。
3、同时尽量创造和谐的气氛,鼓励老年人自己进食。食品制备要精细,需考虑食物质地、颜色与味道的调配,尽量给予质地柔软易消化的食物。
4、加工的形状也应考虑老年人的进食习惯,尽量使老年人容易夹取。对鱼类的食物应先将鱼刺剔掉。
5、进食前要向老年人说明制定的食谱以及烹调方法。提醒老年人食物的温度,以免发生烫1伤。
据老年人生活习惯,合理安排进餐时间。一般早餐时间为上午6—7时,午餐时间为中午11—12时,晚餐时间为下午5—7时。
注意:
每天进食量应该根据上午、下午、晚上的活动量均衡地分配到一日三餐中。主食“宜粗不宜细”:老年人每日进食谷类200克左右,并适当地增加粗粮的比例。蛋白质宜“精”:每日由蛋白质供给的热量,应占总热量的13%~15%,可按照每千克体重1-1.5克供给。
老年人要多吃新鲜瓜果、绿叶蔬菜,每天不少于300克,这是***和无机盐的主要来源。进食后要用清水或茶水漱口,以保持口腔清洁。


老人往往患有多种***,脑血管意外、慢性心肺***等会导致长时间卧床,增加照护难度,家属往往不知所措。科学的卧床护理会让老人身心愉悦。下面芜湖养老院来给大家介绍下护理技巧。
1、一般护理
卧床老人宜安置在光线充足的房间,保持房间内空气流通,每日空气净化两次,室内布置淡雅合理,将老人的日常用品放在容易取放的位置,床加床档,防止老人坠床。
2、心理护理
长期卧床的老人易产生抑郁、厌世的心理,此类老人的护理***应加强对心理疏导和精神安慰。应增加与老人交谈的时间、采用触摸式护理方法、鼓励老人用乐观的心态对待自己及身边的事情。
3、饮食护理
老人由于缺少活动,使肠蠕动减弱,易引起胃肠胀气、食欲不振、饮食上宜给予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软食,比如水饺、面条等,适量增加纤维素摄入,做到饮食规律,少食多餐。
4、***护理
对患有老年性吃呆的老人,根据个人的文化层次、习惯、爱好,采取个案化***措施,着重加强记忆、思维能力的训练,如每天读书、看报、写字,复述书中的内容,定时收看老年人喜欢的戏曲节目,对老人的近期遗忘症状的***有一定效果。对肢体活动有障碍的老人,制定***措施,帮助老人在床上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
首先,在饭菜上应注意遵循以下原则:味道宜淡不宜咸、质地宜软不宜硬、温度宜热不宜冷、色味宜香不宜寡。这是因为老人口味偏淡,同时尽可能控制盐的摄入量,老年人牙齿退化有的还需要卧食甚至是流食,所以质地应柔软绵烂,老年人肠胃功能退化,所以应该吃温热的食物,偏热偏冷都对身体不利。
日常主食注意多搭配粗粮、杂粮,如可以选多种粗粮和大米一起煮杂粮粥;尽可能的煮烂避免黏稠,也可以用粗粮的面粉与白面混合制作发糕;还可以将粗粮与芋头、藕、地瓜、山药一起制作糕点和粥食;或者用杂粮与小白菜、芹菜等做成蔬菜粥,粗粮做的食物因为容易消化和吸收,更适合失能的老人使用,同时多吃粗纤维的蔬菜有利于肠胃蠕动,有利于排1便。
由于失能老人平日活动量少,所以应该少食多餐,切忌每顿多食,不但加重肠胃负担,也不利于排1便。
老年人身体水分比年轻人少20%,因此应多补充水分。可以通过喂食汤汁、温牛奶、果汁、茶、水等补充水分,并且注意一次不宜过多,应分多次饮用,尤其是老人发热、呕吐、腹泻时会导致水分大量流失,更应该及时补充充足的水分以维持身体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