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铃薯淀粉废水的主要来源、组成、性质和特点:马铃薯淀粉废水的特点在于废水量随马铃薯淀粉生产季节性波动变化大。每年生产期主要集中于当年10月至翌年1月寒冷的秋冬之季,属短周期间歇性生产,同时数目众多的小型企业生产规模较小;废水蛋白质含量高,曝气处理时会产生大量泡沫。因此,废水处理难度大,且先前多数企业污水处理工艺简单,处理后废水仍难达标排放,直接污染地表水体。
马铃薯淀粉废水对环境的危害:
马铃薯淀粉废水属高浓度、高污染酸性有机废水,进入环境后,一则其所含有机质会自然发酵产生、H2S、NH3等气体污染环境;二则其高浓度的有机质引起水体富营养化,致使各种微生物迅速生长繁殖,更有甚者使致病菌或***微生物极速繁衍,严重侵害水生动物,同时因有机质的氧化反应和微生物大量繁衍,耗尽水中溶解氧,导致水生生物缺氧窒息致死,严重污染相关水体及生态环境。甚至可能引起局部地区农田减产或绝收,废水存留过长会发酵产生恶臭气体,严重影响周边居民正常生活生产。
GB8978-1996《综合污染物排放标准》规定的二级排放标准对排放水质的要求为:SS≤70mg/L,pH6.0~9.0,BOD≤30mg/L,COD≤150mg/L。故此类废水必经适当处理,才能达标排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