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电偶的原理1821年德国科学家塞贝克(T
热电偶的原理
1821年德国科学家塞贝克(T.J Seebeck)发现:当连接两种不同金属,并对两端的接点施加不同温度时,金属之间会产生电压并有电流通过。这一现象以发现者的名字命名为“塞贝克效应”。该回路中生成电流的电力被称为热电动势(Thermoelectromotive force),其极性和大小仅由两种导体的材质和两端之间的温度差决定。
利用前面所说的塞贝克效应,热电偶工作原理为其凭借2种不同金属的接合处(测温接点)T1与热电偶显示仪表接点(基准接点)T0之间的温度差T,从而产生电压。使用热电偶测量温度时,显示仪表会测量该电压。
热电偶校验一般用定点法或比较法进行校验
热电偶校验
按照***颁布的热电偶检定和校验技术规范,热电偶校验一般用定点法或比较法进行校验,下面对比较法和定点法做相关介绍。
1、定点法和比较法
所谓热电偶校验,是指决定所用热电偶显示的值与实际温度之间关系的一项操作。校验通常每半年进行1次。校验方法大致可分为定点法和比较法。
【定点法】
所谓定点法,是指使用温度定点给出正确温度值,然后进行校验的方法。
由于温度定点为物质的相平衡状态,无论何时复现温度均恒定不变。
【比较法】
所谓比较法,是指利用二等标准热电偶WRPB-2测量任意规定的恒温槽温度,同时获得它与已测被校验热电偶之间的误差后进行校验的一种方法。
相较于定点法,其精度下降,可使用任意温度进行校验是其特点所在。
热电偶测量时容易发生的故障实例
热电偶测量故障排查
使用热电偶测量温度时,有时会无法获得正确的测量值。下面汇总了热电偶测量时容易发生的故障实例。
按照总体的热电动势为1.00mV 3.00mV 10.00mV=14.00mV,测量值为100℃。(以热电动势的各数值作为参考值)
1、热电偶与补偿导线的极性反接
如果弄错热电偶与补偿导线的极性,则无法正确测量。
总体的热电动势变为-6.00mV,显示仪表上显示错误温度。
2、铜导线代替补偿导线使用等
有温度梯度时,如果使用铜导线等替代补偿导线,则无法正确测量。
总体的热电动势变为11.00mV,测量器上显示错误温度。
3、使用了不同种类的热电偶和补偿导线
如果使用与测量器不同种类的热电偶与补偿导线,则无法正确测量。
总体的热电动势变为7.50mV,测量器上显示错误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