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建筑行业管理信息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建设企业开始使用系统化的思维进行管理,但是也面临着不少的管理难点。近几年来,各地建管部门不断加大对建筑劳务市场的监管力度,但劳务用工管理整体较为混乱的状况还是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在这样的背景下,施工现场的工地管理从基本的实名制劳务人员管理入手,以人为本,配合门禁考勤功能,管理好现场的劳务工作,保障建筑三级安全教育,提高现场工程效率,从而确保建筑企业的稳步发展。合肥耀安科技有限公司欢迎您的来电咨询
劳务实名制管理有关规定
依据国务1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建设部《关于建立和完善劳务分包制度发展建筑劳务企业的意见》(建市[2005] 131号)等文件要求,在总承包项目内推行劳务实名制管理。2、多样化的统计汇总:工地管理由于种种的特定情况,使得现场的数据采集难度很大、也很复杂,而且统计周期也不固定,因此,需要有专门配合的统计采集工具比如门禁采集终端设备[3]。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相应实行实名制管理.
分包人员实名制管理目的:劳务实名制管理是劳务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实行劳务实名制管理,使总包对劳务分包人数清、情况明、人员对号、调配有序,从而促进劳务企业合法用工、切实维护农民工权益、调动农民工积极性、实施劳务精细化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市建委积极探索创新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管理模式,建立了“建筑业从业人员劳务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试行劳务用工人员实名制管理制度,目前已在37个项目试点。市建委积极探索创新建筑行业农民工工资管理模式,建立了“建筑业从业人员劳务实名制信息管理系统,试行劳务用工人员实名制管理制度,目前已在37个项目试点。市建委要求建筑施工企业和劳务企业要严格落实劳务人员实名制,加强对劳务人员的管理,在施工现场配备专职或兼职劳务用工管理人员,负责登记劳务人员的基本身份1信息、培训和技能状况、从业经历、考勤记录、诚信信息、工资结算及***等情况,并逐步纳入全市统一的诚信信息监管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