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d打印模型出现缺陷如何进行修补处理
1、使用502胶水进行粘附。
2、粘贴后还是会有些小缝隙3.还有一些丢失了的部件,出现缺口。
4、先对缝隙进行打磨处理,尽量处理痕迹。
5、使用3d打印笔,用ABS 3D打印材料进行修补(abs相比于pla好打磨),其他的可以选用其他材料进行修补。
6、使用3D打印笔对缝隙、缺口进行填补。这个是针对pla 3D打印材料的,其他材料,比如SLA 光敏树脂就不能用3D打印笔了。
7、再次进行打磨,打磨可以用砂纸进行打磨,砂纸的粗细可根据模型具体要求选择。重复3次 对缝隙、缺口进行填补、打磨,确保缝隙和表面衔接光滑
8、修补的差不多了,因这个是测试用的,所以随便修补了下,修补的效果一般,多用心的话能修补的痕迹不大。
9、经过以上几步后,3D打印手板模型的修补工作就完成了,其实并不难,动手多几次就能修补的很wan美了。
3D打印模具精度主要受那些因素影响
一、工艺参数
(1)温度
打印温度包括挤出头加热温度和热床温度。挤出头加热温度主要影响材料的粘结堆积性能及丝材流动性。温度过低将使材料难以粘结到热床上或是发生层间剥离,同时易造成喷嘴堵塞;过高则会使材料挤出时偏于液态,而不是易于控制的丝状。
(2)喷嘴直径与层厚喷嘴
直径决定挤出丝的宽度,进而影响成品精细程度。由于3D打印的材料是一层一层铺起来的,故层厚的设置同样也会影响制品的粗糙度。若选用大直径的喷嘴、层厚设置的厚,则打印速度比较快,但成品比较粗糙;反之,则打印速度慢,但得到的成品更加精细。打印时需综合模型尺寸、用途来合理选用喷嘴设置层厚。
3d实体模型的精度关键是依照实体模型面数而定的,简易而言即是1个实体模型进行走线以后被分为了是多少一块块。通常情况下,面数越大,实体模型精度也越高。假如是模型,参数化建模自身 是无偏差的,可是实际生产制造的那时候,不论是打印還是CNC都是依照生产线设备的刀具半径补偿精度转化成内置程序处理,***后全是离开成刀位点,其偏差全是刀具半径补偿线段与参数化实体模型的残余高宽比值来考量实体模型偏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