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司自一直以生产各特种水泥制品为主,是国内***的港口码头和各堆场的高强度混凝土联锁块供应和铺装的综合型公司。公司主营:高强联锁块、高强联锁块强度等级为50MPa和60MPa,也可以将产品强度达到70MPa和80MPa。参与了国内外极r多大型港口码头联锁块的建设工程,遍布***沿江沿海各大城市的港口码头,多次受到业主单位的嘉奖和施工单位的好评。
砼”与“混凝土”同义;它的读音为“tóng”(与“铜”字的读音一样)。“混凝土”通常指水泥、沙、石子和水按一定比例拌合和后硬化而成的建筑材料。
“砼”的含意就是“混凝土”,因此它不可能是古字,中国古代并未发明、生产过“水泥”(尽管火山爆发,有可能产生天然水泥),也就谈不上“混凝土”的应用了。因此它的发明只可能属于“近、现***明”。
“砼”字的发明,可算是一项不小的发明,因为它在许多场合下可替代“混凝土”,起到“一字顶三字”的作用,这就了不得了

你想,写“混凝土”三个字,笔划共计30划,改用“砼”字只写10划;这会给听课时需记笔记的学生,日常反复写这个词的大量技术干部、管理人员、工人等,提供多大的便利啊。
在有关图纸、技术文件、资料编制中,“混凝土”三个字会频繁地遇到。有个替代字,会让技术人员,以及描图员等辅助人员省下多少事?特别是在那电脑、计算机辅助设计还未诞生或普及的年代里。
“砼”字的发明人叫蔡方荫,是一位早年的清华学子。1953年他发明了这个字,很快便在工程技术人员、大专院校学生中得到推广。

1985年,中国文字改革正式批准了“砼”与“混凝土”同义、并用的法定地位,使之成为我国“工程专用字”。
后来,在图纸、技术文件中又流行起“钅仝”字(金字旁,右边一个“仝”字),用于替代“钢筋混凝土”五个字。不过这个字,造字的道理不充分,所以未被正式批准、推广,在词典中也查不到这个不合法的字。

(2)普通硅酸盐水泥:代号为P.O,其强度等级有:42.5、42.5R、52.5、52.5R 。
3、水泥性能:
(1)水泥强度等级与强度:强度是确定水泥强度等级的指标,目前国内外均以28天的强度来划分。
(2)水泥胶砂强度:根据水泥胶砂抗折和抗压强度两项指标确定水泥强度是否合格。
(3)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不仅可直接了解水泥需水性,还可使凝结时间和安定性性能测试准确。
(4)水泥凝结时间:其快慢直接影响施工,一般要求初凝时间不能早于45分钟,终凝时间不能迟于10小时。
(5)安定性:是指水泥在硬化过程中体积变化是否均匀。是评定水泥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严禁使用安定性不合格的水泥。
(6)除此以外还有细度、比重、水泥胶砂流动度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