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B-10 外形紧凑小巧,具有各种广播用调音台专 有的功能,而且价格也非常实惠。XB-10 中的广播友好型工具包括电话通讯(通信) 通道、带开关感应的话筒通道,用CD信号传输控制的立体声通道开始与提示的信号输出,以及音箱信号输出的自动静音。可为操作人员和嘉宾或主持人设置单独的 ***混音。此外,操作人员可以通过“对讲”功能在节目播出同时与广播室或电话呼叫者通话。
XB-10 的前级放大器采用低噪的分离式晶体管电路,用来提高增益和获得的线性表现。每个话筒通道均配有独创的CompACT压缩器,可对发言者话筒的动态范围进行控制。主输出上可调节的限幅器确保了发送至广播的混音不会让昂贵的广播设备出现过载。
一首歌曲,用相同的器材播放,大音量的确可以还原更多的细节。
录音的品质、回放系统的能力都会影响音乐细节的还原。但是,相同的设备,是否音量越大还原细节的能力越强呢? 这里不仅涉及器材的回放能力,也涉及人耳的接收能力。
解释如下:
关于人类对声音感知的能力历***有个很重要的实验。这个实验得出的结果被称为等响曲线(Equal-loudness Contour)。1933年,贝尔实验室的两位研究员 Harvey Fletcher和 W.A Munson开创了这类实验,此后又被其他人多次实验并证实。2003年,国际标准化***(ISO)结合历***各个实验的结果,发布了 ISO 226:2003 标准。
下图就是 ISO 226:2003 等响曲线的标准图。
图1
图2
图1 左侧纵轴表示声压级(SPL), 横轴是声音频率。 图中的红线是Phon值曲线(Phon是响度Loudness的单位),每条红线上方所标数字为此曲线的Phon值。图2将图1的纵轴反转。
如图1所示,对人耳来说,一个1kHz的声音,在20dBSPL的声压级下,所达到的响度为20Phon。而一个100Hz的声音想要达到同样的响度,其声压级需要达到50dBSPL[3]。
从两张图中可得出以下结论:
人类对中频信号为敏感。在不同的声压级下,中频信号一般都能得到更好的感知。
人类对低频及高频信号的感知受声压级影响较大。
响度越大,我们对信号频率的感知越为平直,即,响度越大,我们的耳朵越容易感知信号的低频及高频。
在音乐中,低频给人以力度感,高频则与亮度、清晰度、空气感等相联系。所以,响度越大,当然音乐所表现出的细节就越丰富。
如上所述,在相同的音频和回放设备下,提高音量的确会使人感受到更多的声音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