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料函主要由填料,水封环,填料筒,填料压盖,水封管组成。
填料函的作用主要是为了封闭泵壳与泵轴之间的空隙,不让泵内的水流不流到外面来也不让外面的空气进入到泵内。始终保持水泵内的真空!当泵轴与填料摩擦产生热量就要靠水封管住水到水封圈内使填料冷却!保持水泵的正常运行。所以在水泵的运行巡回检查过程中对填料函的检查是特别要注意!在运行600个小时左右就要对填料进行更换。
泵图:








多级泵常见故障编辑:
故障一水泵不吸水压力表和真空表指针剧烈跳动
原因:1.灌注引水不够 2.管路与仪表联接处漏气 3.吸程过高
解决方法:1.检查底阀是否漏水.再雇足引水 2.拧紧漏气处 3.降低吸水高度
故障二水泵不吸水真空表表示高度真空
原因:1.底阀没有打开或己堵塞 2.吸水管路阻力太大 3.过滤器堵塞
解决办法:1.检査底阀 2.更换吸水 3.清理过滤器
故障三压力表有压力但仍不出水
原因:1.出水管阻力太大 2.旋转方向不对 3.出口管阀门未开 4.叶轮堵塞
解决方法:1.检査或缗短水管 2.检査电机.两相互调 3.打开出口阀 4.清除叶轮内的污物
故障四达不到设计流量
原因:1.有空气吸入 2.由于水位降低.淹没深度不够 3.叶轮内有***堵塞 4.转子部分严重磨损
解决方法:1.检査漏气部位并排除 2.延长吸水管.加深淹深度 3.拆卸并滴除*** 4.更换密封环
故障五泵消耗功率过大
原因:1.填料压得过紧.并发热 2.流置过大 3.回转体与壳体有碰擦 4.泵轴承磨损 5.泵轴弯曲
解决方法:1.适当放松填料压力 2.关小闸阀开度 3.修整回转体与壳体位置 4.更换轴承 5.更换或校正
故障六泵振动加大
原因:1.叶轮局部有堵塞 2.叶轮破损 3.流量过小 4.泵轴与电动机不同心 5.轴承破损 6.混入空气.发生汽蚀
解决方法:1.拆卸清除*** 2.更换叶轮 3.稍开出口阀 4.定点找正 5.改变吸入位.改善吸水管
1、起动
(1)管道离心泵起动前应转动泵转子,检查转子是否灵活;
(2)检查电机转向是否与泵转向一致;
(3)打开泵的吸入阀(如果装有吸入阀时),关闭泵出口管路闸阀及压力表旋塞,使泵内充满液体,或用这款系统排除吸入管路和泵内空气;
(4)检查泵和电机联接螺栓的松紧程度和泵周围的安全情况,使泵处于准备起动状态;
(5)起动电机,待泵运转正常后,打开压力表旋塞,慢慢开启泵出口闸阀,直到压力表指针指到所需压力为止(按出口压力表读数控制泵给定的扬程)。
2、运行
(1)该管道离心泵靠泵内的平衡机构平衡轴向力,平衡装置内有平衡液体流出,平衡液体通过平衡水管接至进水段,或在平衡室外设计一短管,平衡液体经短管流向泵外。为保证泵正常运行,平衡水管不允许堵塞。
(2)在启动和运行过程中,必须注意观察仪表读数,轴承温度、填料漏水和温度及泵的振动和声音等是否正常,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3)轴承温升变化反映了泵的装配质量,轴承温升不得高于环境温度35℃,轴承的温度不得高于75℃;
(4)泵转子在运行中存在一定的轴向游动,轴向窜动应在允许范围内,应保证电机和水泵两半联轴器端面间的间隙值;
(5)泵在服役期间应定期检查叶轮、密封环、导叶套、轴套、平衡盘等零件的磨损情况;磨损过大时应及时更换。
3、停机
(1)停机前应先关闭压力表的旋塞,慢慢关闭出口闸阀,待泵停稳后再关闭泵的吸入阀(如果装有吸入阀时);
(2)如长期停用,应将泵的进水段、中段、出水段下方的放水旋塞全部卸下,放掉余水,并将泵拆卸清洗上油,包装保管。
管道离心泵的流量大小可通过出口阀门来调节。
对于出水管路安装闸阀的水泵装置来说,把闸阀关小时,在管路中增加了局部阻力,则管路特性曲线变陡,其工况点就沿着水泵的Q-H曲线向左上方移动。闸阀关得越小,增加的阻力越大,流量就变得越小。这种通过关小闸阀来改变水泵工况点的方法,称为节流调节或变阀调节。
关小闸阀,管路局部水头损失增加,管路系统特性曲线向左上方移动,水泵工况点也向左上方移动。闸阀关得越小,局部水头损失越大,流量也就越小。由此可见节流调节不仅增加局部水头损失,而且减少了出水量,很不经济。但由于其简便易行,在小型水泵装置和水泵性能试验中应用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