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特点:
采用了两只JBL 2265H 3”双音圈——双磁隙 Differential Drive® 低音单元
JBL CMCD-82H 8”锥型中频压缩单元
JBL 2432H 3”音膜,1.5”压缩单元
90° x 50° PT? 渐进式波导
两个JBL Selenium ST400超高音单元
4分频4路放大系统
系统:
频率范围(-10 dB): 42 Hz – 20 kHz
频率响应(&plu***n;3 dB): 48 Hz – 19 kHz
覆盖角度: 90° x 50°,可旋转波导
择向性因素(Q): 10
指向性指数(DI): 10 dB
分频模式: 4路放大
分频频率: 270 Hz, 2.6 kHz 和 10 kHz
系统阻抗: LF: 4 ohms, MF: 8 ohms, HF: 8 ohms, UHF: 4 ohms
系统功率(IEC)1: LF: 1600 W (6400 W峰值) 2小时 MF: 350 W (1400 W峰值) 2小时 HF: 75 W (300 W峰值) 2小时 UHF: 130 W (520 W峰值) 2小时
长时间运行系统功率(IEC)2: LF: 1100 W (4400 W峰值) 100小时 MF: 200 W 100小时 HF: 50 W 100小时 UHF: 35 W 100小时
SPL3: LF: 130 dB-SPL cont ***g (136 dB 峰值) MF: 133 dB-SPL cont ***g (139 dB 峰值) HF: 132 dB-SPL cont ***g (138 dB 峰值) UHF: 128 dB-SPL cont ***g (134 dB 峰值)
传声器:
低频单元: 2 x JBL 2265H 380mm (15 in) Differential Drive单元,75mm (3 in)双音圈
灵敏度4: 101 dB-SPL, 2.83V (2W)@1m (3.3 ft)
中频单元: JBL CMCD-82H 锥型中频压缩单元,集成直径200 mm (8 in)的Differential Drive双音圈
灵敏度4: 112 dB-SPL, 2.83V (1W)@1m (3.3 ft)
高频单元: JBL 2432H 38mm (1.5 in) 压缩单元,75mm (3 in)双音圈
灵敏度4: 113 dB-SPL, 2.83V (1W)@1m (3.3 ft)
波导: PT-K95MH
超高频单元: 2 x JBL Selenium ST400 超高音单元
灵敏度4: 112 dB-SPL, 2.83V (2W)@2m (3.3 ft)
外型:
外观: 15度角梯形,16 mm (5/8 in)11层芬兰桦木夹板
悬吊工具: 13 x M10点(上下各3个,两侧各2个,背面3个)
喷漆: 采用Duraflex?黑色喷漆处理
外网: 粉末涂层孔网
输入接口: Neutrik Speakon® NL8和CE兼容的有盖阻隔端子。阻隔端子支持5.2 sq mm(10 AGW) 电缆或宽9 mm (.375 in)平接线片。并行Speakon接口,以阻 隔端子阻隔。
外型尺寸(H x W x D): 1524 mm x 559.8 mm x 655.3 mm
净重: 65.8 Kg
可选附件: M10 x 35 mm带垫圈电镀螺栓
一套的汽车音响改装,低频往往是让人心动的地方,强劲有力的低频,既能带来震撼的音响效果,也能营造出宽大的声场效果。汽车特定的环境,行驶中和发动机运转中会产生低频噪音从而抵消掉音响系统的一部分低频,单凭前声场安装在门板上的一对中低音单元,很多时候没法满足听者对低频的要求。因此,在汽车音响改装的方案上,一般都会配置有一个大型的超低音喇叭,用来达到前面说到的效果。不过很多时候,超低音喇叭带来的不仅仅是震撼的低频效果,往往还有扰人的低频问题。
一套带超低音喇叭的汽车音响系统改装好后,一般容易出现以下一些情况:超低音拖尾、低频在后备箱轰轰响、低频偏硬、低频无力、低音缺乏弹性等情况。
下面分析一下原因和提出一些建议:
1、低音功放和低音喇叭匹配问题
在保证供电充足的情况下,超低功放尽量选择额定功率比喇叭额定功率大一点的,有一定的功率盈余,可使低音喇叭完全在功放的控制下快速启动和及时刹车,会对喇叭控制得更好一点。功放功率偏小,控制力不足,低音喇叭就容易控制不好,盆体会随着惯性做影响声音的多余运动,低频就容易出现散乱无力,低音拖尾的情况。另外如果功率不足,满足不了超低喇叭对功率的需要,超低单元不能输出它能输出的声压,自然也就满足不了我们对声压的需要。表面上,超低单元好像是安全的,只是声音不够和失真不好听而已,但实际情况是由于功放已产生了削波失真,它输出的已经是变成具有方波特性(也带有直流成分)的音频信号,过大的方波信号成份会给低音喇叭单元造成过载损坏。
超低功放功率过大,也有不利之处,除了大功率功放价格昂贵,尺寸偏大偏重外,汽车音响上的供电本来就是稀缺资源,过分强调功率储备,会造成耗费电流过多的情况,当超低系统部分的用电过大,必然会对前声场的用电造成影响。所以,在一般情况下,建议玩家使用的超低功放额定功率比超低喇叭的额定功率大1/3左右就可以了。
2、超低箱体与超低喇叭的匹配
超低箱体的设计和制作,要根据单元的特性来设计,根据听音风格可以适当调整,一般情况下,听dj较多的,可以选择开孔箱(低频量感更大),容积一般可稍偏小,以便获得较硬听感和快速的低频反应速度。听人声为主的,可以选择密封箱(频响平顺,失真更小)。在一定的合理范围内,箱体容积越大,低频下潜越低,容积越小,低频下潜就越小,低频偏硬,速度快。密封箱制作的成功率相对较高,失真较低,是个不错的选择。如果容积过大,喇叭的阻尼不足,容易出现失控的情况,低频失真就会加大,嗡嗡声明显声底不干净了,盆体欠阻尼造成过量不可控运动,低频容易拖尾。如果是开孔箱除了容积、造型,还有倒相管设计问题,管子的口径过大过小、过长过短都会影响低频的表现。箱体应该尽量设计坚固,注意使用吸音棉来减少箱内驻波和抵消箱内的能量,避免低频轰轰响的情况出现。吸音棉能有效降低箱体的谐振峰,并且能有效把谐振峰往更低的频率移动,使得听感更佳。
3、在调试方面,超低频要与前声场配合
调音时,应该先把前声场调至理想状态,再加入超低音喇叭进行调试。基本的要求是音量平衡、相位合理。音量平衡指的是超低频音量不能过大,很多玩家追求低频的量感和力度,把超低喇叭的音量调得很大,导致超低喇叭音量比前声场音量大很多,这时候,无论怎么调,低频都是拖尾,低频总是从车尾箱传来。相位合理是指,超低喇叭的相位调试,如果超低喇叭和前声场喇叭的音量基本平衡,但是低频总是在车尾的超低喇叭发出,而且感觉前声场的低频没有量感的话,尝试把超低音喇叭的相位调整180度反相,这样低频能成功打到前面仪表台上的机会很大。具体做法有3种,种是在主机上设置(主机有这个功能的话),把超低信号反相处理。第二种做法,在功放上设置(功放上有这个功能的话),把功放上的相位开关调整180度反相处理。第三种做法,如果主机和功放都没有反相功能的话,把超低音喇叭的喇叭线正极和负极反过来接线,就能得到180度反相的效果。
这里还有个小技巧,如果调音时发现,相位无论是0度,还是180度,低频都是前后都有的话,即低频不能完全打到仪表台上的话,可以尝试旋转超低音喇叭的指向,去改变相位,具体做法,可以尝试先把超低箱体旋转90度,听一下低频的变化,然后再慢慢微调角度,直到低频跟前声场融合为止。如果超低功放具有相位0-360度或0-180度相位调整旋钮自由调节的话,可以使用这个功能调整超低相位,目的就是使前声场的中低音和超低衔接的更好,从而使声波没有因为切入角度偏差而产生的重叠和缺相,影响到整体低频声音一致性,原理和主动分频利用***修正超低和中低低频衔接一样道理。
4、超低频基本能到达仪表台上,但是部分低频还是会留在超低喇叭那边
这个情况属于某个频段的能量过强,带来很强的引导性,使得耳朵明显觉得低频是从超低喇叭发出。一般这种现象会出现在重放低音贝斯的时候,频段大概是80Hz附近,如果超低的分频过高,前门高通设置较高,比如前门高通在100Hz或以上,超低的低通设置在100Hz或以上,这种情况下单独某个频段发声的乐器,就会产生巨大的能量,使得人耳能明显分辨出低频从发声较强的喇叭上发出来,即超低喇叭。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一方面要从分频上下功夫,可以把前声场的高通设置在80Hz或者更低的频段,然后把超低频的分频设置在80Hz以下的频段,这样低频的主导性由前声场控制。另一方面可以从EQ上进行处理,如果前声场的低频无力,引导作用不够,可以在EQ上适当增加80Hz、100Hz,加强前声场对超低的指引性,这样能更好的控制低频的能量比例,使得低频有力而不会拖尾。
5、低音缺乏弹性和冲击力
低音软弱无力,缺乏弹性和冲击力,首先我们要检查供电是否充足,如果系统供电不足,提供不了瞬间的大电流供应,低频就会容易出现软弱无力的情况。要保证系统使用足够粗的电源线,由于车上电压低,电流要求大,所以电源线要根据功放的需求使用足够粗线径的电源线,一般看功放电源接线孔的孔径,选择跟功放电源接线孔的孔径相近的电源线就可以了。当然还要考虑好功放到超低音的喇叭线径、接头等等联通电力部分,不要有瓶颈,也就是要保证大能量时能保证信号畅通。如果电源线足够粗,但是在连续大音量下,电压随着低频播放情况而变化(***)的话,一方面要检查接地是否良好,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在超低系统部分增加一个法拉电容来解决瞬间供电不足的问题,其功用就似洗车铺水管后加个大水桶以保证洗车时大水流也不会因为水管供水流速不够而断断续续的道理一样。
另外,必须指出的是很多时候低频的力度、弹性、冲击力,并不单单是超低部分的问题,而是中低频方面的原因,因为我们在谈论低频力度、弹性、冲击力这些方面的时候,一般表现在80Hz-120Hz这一频段,而这一频段是中低音单元表现的部分,不能一味只考虑超低音系统方面的问题,而应该先从前声场方面找原因,把前声场的低频做到结实有力,饱满而且有一定的厚度,这样才能得到强而有力的低音。
汽车音响是一个系统工程,我们在考虑低频问题的时候,要从整体考虑,仔细分析。整个系统的完整性对低频部分影响是很大的,综合考虑才能把超低频更好的融入系统当中。希望这个关于低频方面的经验分享,能给大家一点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