型号 |
BS-680FC |
扬声器组件 |
6″(16cm)双锥型 |
额定输入 |
100V:6W/70V:3W |
阻抗 |
100V:1.7kΩ(6W),3.3kΩ(3W),6.7kΩ(1.5W),13kΩ(0.8W) |
声压级(1m/1w) |
94 dB |
频率响应 |
150-20,000Hz |
输入端子 |
螺丝连接头(陶瓷端子) |
表面装饰 |
挡板:钢板,灰白色 |
尺寸 |
310(W)×190(H)×87.2(D)mm(12.20″×7.48″×3.43″) |
一首歌曲,用相同的器材播放,大音量的确可以还原更多的细节。
录音的品质、回放系统的能力都会影响音乐细节的还原。但是,相同的设备,是否音量越大还原细节的能力越强呢? 这里不仅涉及器材的回放能力,也涉及人耳的接收能力。
解释如下:
关于人类对声音感知的能力历***有个很重要的实验。这个实验得出的结果被称为等响曲线(Equal-loudness Contour)。1933年,贝尔实验室的两位研究员 Harvey Fletcher和 W.A Munson开创了这类实验,此后又被其他人多次实验并证实。2003年,国际标准化***(ISO)结合历***各个实验的结果,发布了 ISO 226:2003 标准。
下图就是 ISO 226:2003 等响曲线的标准图。
图1
图2
图1 左侧纵轴表示声压级(SPL), 横轴是声音频率。 图中的红线是Phon值曲线(Phon是响度Loudness的单位),每条红线上方所标数字为此曲线的Phon值。图2将图1的纵轴反转。
如图1所示,对人耳来说,一个1kHz的声音,在20dBSPL的声压级下,所达到的响度为20Phon。而一个100Hz的声音想要达到同样的响度,其声压级需要达到50dBSPL[3]。
从两张图中可得出以下结论:
人类对中频信号为敏感。在不同的声压级下,中频信号一般都能得到更好的感知。
人类对低频及高频信号的感知受声压级影响较大。
响度越大,我们对信号频率的感知越为平直,即,响度越大,我们的耳朵越容易感知信号的低频及高频。
在音乐中,低频给人以力度感,高频则与亮度、清晰度、空气感等相联系。所以,响度越大,当然音乐所表现出的细节就越丰富。
如上所述,在相同的音频和回放设备下,提高音量的确会使人感受到更多的声音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