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白猪1964年初次引入中国,已分布***各地。因其体躯特长,毛色全白,故名长白猪。上个世纪七十年代起,我国许多省区开展瘦肉型猪种的选育,由于我国地方猪种的瘦肉率偏低,品种内选育的改良效果极其有限,很难通过选育达到目标,而饲养直接从国外引进的瘦肉型猪种,不仅需要资金多,而且也难以适应我国当时的饲养管理条件。于是,各省区在***的支持和***的指导下,运用育种理论,广泛开展猪的杂交育种,以实现选育适合我国国情的本土瘦肉型猪种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几乎都是选用长白猪与我国的地方猪种进行多种形式的杂交,如简单杂交、轮回杂交、级进杂交等,通常用含长白猪血缘多少来表示。由于长白猪瘦肉率高,而且能有效提高杂中后代的瘦肉率,所以各地选育的培育猪种通过不同形式的杂交后,都可以出现选育目标的理想后代,再通过育种过程达到选育中国本土瘦肉型猪的目的,如当时选育的三江白猪(黑龙江)、湖北白猪(湖北)等。上个世纪80年代才开始,***实施“菜篮子”和瘦肉型猪项目开始及至现今,每年几乎都有不同的场家从各国引进长白猪。
母猪饲养:
母猪的饲养比较简单,主要看饲养密度,如果是中型猪,一般是每平米饲养2头,饲料主要是营养添加剂、豆粕、玉米混合料,还要注意饲料中的***和蛋白质含量要高些。一般每天维斯3次,每次量在2-3公斤左右,要让其吃饱,同时要供应充足干净的饮水,一般每天的饮水量是日食量的4倍,如果饮水不足会引起母猪食欲不振或者消化不好,影响到母猪的生长发育。在喂食或要让母猪进行适当的运动,一般每天要运动半小时,这样可以增强母猪体质。
外国猪种明显高于中国本地猪种
大白猪生长速度:在生长速度上,外国猪种明显高于中国本地猪种。在生长肥育期内,中国地方猪种如、金华猪、太湖猪平均日增重453克,外国猪种长白猪、杜洛克猪、大约克夏猪平均日增重667克。外国猪种180日龄可达90公斤以上,而中国地方猪种达90公斤则远远超过180日龄。 大白猪饲料利用率:中国地方猪种、金华猪、太湖猪平均料肉比为3.5:1,外国猪种长白猪、杜洛克猪、大约克夏猪的平均料肉比为3:1。外国猪种的饲料利用率高,可节省饲料,降低饲养成本。大白猪瘦肉率:外国猪种的瘦肉率高于中国地方猪种,外国猪种体重90公斤时瘦肉率达55%以上,我国地方脂肪型猪90公斤时瘦肉率在45%以下。
实行仔猪早期断奶,是提高母猪繁殖力的一项有效措施
仔猪早期断奶法。在我国的母猪哺乳期大都为2个月左右,1头母猪1年蕞多产2胎,空怀时间较长,利用效率不高。而1头母猪年消耗饲料500千克,所以,每年产的仔猪越少,成本就越高。实行仔猪早期断奶,是提高母猪繁殖力的一项有效措施。适宜断奶日龄:断奶日龄可根据生产任务和技术水平自行确定。从生理上分析,母猪在产后不早于3-4周断奶、配种,不会导致母猪以后各胎的繁殖障碍。仔猪断奶时,体重不少于4.5-5千克,生长发育正常,这时已有一定的适应环境和抵抗***的能力,人工培育不会有很大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