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容易引起争议的是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我们认为,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一般是经营活动导致,比如固定资产处置、无形资产处置、***对公司经营活动的补助等,应为营业收入和营业费用;如果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是长期******和***资产导致,则应入长期******收益和***资产收益。由于多数公司的营业外收支净额不大,因此直接归入营业费用也可以。如果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金额巨大,则应详细分析归类。对于经营管理好的公司,不必要、不合理的营业外支出会比较少。

***价值增加表分析:利润分析
息税前经营利润、息前税后经营利润和营业收入利润率
息税前经营利润、息前税后经营利润和营业收入利润率的计算公式如下:
息税前经营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费用息前税后经营利润
=息税前经营利润×(1-企业实际所得税税率)营业收入利润率
=息前税后经营利润÷营业收入×100%
息税前经营利润和息前税后经营利润反映一家公司通过营业活动获取收益的金额,营业收入利润率反映一家公司通过经营活动获取收益的相对能力。两者与毛利和毛利率一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公司经营活动的核心竞争力。
利润是通过会计准则编制而来的,即使排除利润操纵和做假账的因素,它也只是一个账面的结果。与此相反,现金是通过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入量与流出量表现出来的。它不单表现在账面上,而且还实实在在地表现在公司的***账户中。由此可见,利润与现金的关系,既非常简单,又非常复杂。简单到一目了然,复杂到需要调整很多因素才能理解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利润与现金的差异是公司经营状况的综合体现,也是深刻认识公司盈利能力的基本线索。因此,公司必须在厘清利润和现金之间差异的表现形式及其根本原因后进行控制,以防患于未然。

利润可持续性的考量
如果一个公司的利润很高,同时现金流量也很多,那么是否就意味着该公司具有广阔的发展远景呢?答案还是不一定。
提高利润和现金流量的方法,无非是在提高收入和降低成本上下功夫。如果单纯追求短期的利润和现金流,公司可以只是片面地通过削减成本,压缩***来提高利润和现金流量,比如减少当期的研究开发费用、广告费投入,推迟各种安全劳保的支出,等等。如此这般,利润和现金流就会在短期内得到美化。但是,减少上述与长期发展有关的投入,公司在未来可能后继乏力,很快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出局,利润和现金流会断崖式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