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气化炉种类
团体食堂、餐饮业专用气化炉灶该产品2006年底研发成功、2007年5月推向市场,火力强劲,炉面温度可达1000℃左右;原料不分粗细、干湿,均可使用,也可使用原煤,比直接烧煤,省煤1/3以上;该炉可用铁板生产,也可以用复合材料生产(成本更低,每套500元左右);燃烧的灶头只需将以前的简单改装即可;一次性投料多灶头可以连续使用10小时以上;干净卫生、没有异味,节能环保,省时、省力、省钱,是***团体、学校食堂、餐饮服务行业理想的更新换代产品。另外,还可以根据气化规模的大小、气化反应压力的不同对气化技术进行分类。
能量利用和转换
固定床中由于床内温度不均匀,导致热交换效果较流化床差,但由于固体在床中停留时间长,故碳转换,一般达90%~99%。流化床由于出炉燃气中固体颗粒较多,造成不完全燃烧损失,碳转换效率一般只有90%。两者都具有较高热效率。
环境效益
固定床燃气飞灰含量低,而流化床燃气飞灰含量高。由于红外线本身可以携带能量,不需要空气作为传播介质,且具有极强的穿透能力。其原因是固定床中温度可高于灰熔点,从而使灰熔化成液态,从炉底排出;而流化床中温度低于灰熔点(否则熔成结渣,无法正常运行),飞灰被出气带出一部分。所以流化床对环境影响比固定床大,在实际设计中必须对燃气进行除尘净化处理。
“九五”期间进行1MWe的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研究,旨在开发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型生物质气化发电技术。生物质的气化强度超过l46000kg/(h·m).而其他气化系统的气化强度通常小于1000kg/(h·1TI)。1MW的生物质气化发电系统已于1998年10月建成,采用一炉多机的形式,即5台200kWe发电机组并联工作,2000年7月通过中科院鉴定后投入小批量使用。该系统在很多方面比200kWe气化发电有了改善,但由于受气化效率与内燃机效率的限制.简单的气化一内燃机发电循环系统效率低于18%,单位电量的生物质消耗量一般大于1.2kg(dry)/(kW·h)。以中科院广州能源所为主承担的“十五”863项目——4MWe的生物质气化发电装置正处于研究开发之中。
下吸式气化炉的优点如下
下吸式气化炉的优点如下 1.燃气中焦油含量低。但目前的气化技术将原始气中的焦油含量控制在0.5~2g/Nm3以下非常困难。 由于紧靠热解层的是炽热氧化层,热解气体得到较为充分的裂解,大部分焦油裂解为可燃气体,这也是下吸式气化炉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 2.加料端不需要严格的密封。 下吸式新型生物质气化炉可将木材、秸秆、稻壳、锯末、椰子壳、棕榈壳等生物质通过热分解反应生成可燃气体,有助于改变以燃煤为主的能源结构,是一种绿色环保的生物质利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