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 材质劣化
6.3.1 球化
存在球化损伤模式的超设计使用年限压力容器,应对材料进行硬度测量,若数值降低明显,应进行金相分析和强度试验(可选择微损试验或者取样试验,下同),判断其球化程度以及强度下降情况。
硬度测点部位及数量:
a)筒体每筒节母材不少于1点,每条焊缝及热影响区各不少于1点;
b)封头每块钢板不少于1点,每条焊缝及热影响区各不少于1点;
c)筒体超温部位内外部母材、焊缝、热影响区增加硬度测量点;
d)检测过程中注意硬度或降低的部位,对怀疑部位增加测点;
e)有材质裂化倾向压力容器,硬度测点数量应当增加;
f)优先在设备内表面测量,当无法进入设备内部时,可在设备外表面测量。
6.3.2 石墨化
压力容器制造焊接工序的一项关键步骤就是质检,该项工作包括多方面的内容,需要对焊接的工艺、制造流程及材料进行严格的检查,查看工艺评定工作是否符合规定,综合这些因素,决定压力容器能够投入正常使用。A3线---表示亚共析钢(低碳钢)加热时,铁素体F完全溶入A的温度,或冷却时铁素体F开始从A中析出的温度。如果发现一项内容不达标,就可以判定为质量检测不合格,禁止投入使用,以免因压力容器焊接性能差而引发安全事故。
根据焊接工艺的操作实施时间的不同,也可以将焊接质检工作划分为三个阶段,即焊接前期、焊接中期和焊接后期。压力容器在化工与石油化工领城,主要用于传热、传质、反应等工艺过程,以及贮存、运输有压力的气体或液化气体。这三个阶段的质检工作侧***有所不同,前期检测***为焊接部位缝隙及材料,中期检测***为焊接操作、焊接技术、焊接部位的规格和尺寸、工艺流程,查看检测结构是否同设计标准相一致,而性能检测是后期质检的***,涉及压力性能、质量损伤、整体外观等内容。焊接质量检测工作还要同压力容器的应用方向结合起来,在完成常规质检操作后,进行针对性的检测,保障容器的质量,并应用有效的措施对其中的质量进行处理和弥补。

中压(1.6MPa≤P <10MPa) 容器强制性要求
1. 铸钢容器设计压力限制:碳钢或者低合金碳锰钢,设计压力不大于
2.5MPa;低合金铬钼钢,设计压力不大于 4.0MPa;高合金奥氏体耐热
钢,设计压力不大于 4.0MPa。[TSG 21-2016 p11 2.2.4.4]
2. 设计压力大于或者等于 1.6MPa 的第Ⅲ类压力容器,壳体 A、B 类对接接
头进行全部无损检测(RT/UT)。[TSG 21-2016 p23 2.2.10.2.2.2]
3. Ⅰ型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采用缠绕成型工艺制造不进行极孔包络时,
设计压力不得大于 10MPa。[TSG 21-2016 p30 3.3.2.2(1)]
4. 首定期检验的设计压力大于等于 1.6MPa 的第Ⅲ类压力容器,其表面缺
陷检测长度不少于对接焊缝长度的 20%。[TSG 21-2016 p77 8.3.6(1)]
5. 容器使用的压力表的精度不得低于 1.6 级。[TSG 21-2016 p98 9.2.1.1(2)]
6. 容器用液位计在安装使用前,以 1.5 倍的液位计公称压力进行液压试验。
[TSG 21-2016 p98 9.2.2.1(2)]
7. 设计压力≥4.0MPa 时,不得采用 GB/T 8163 的 10、20 和 Q345D 钢管。
[GB/T 150.2-2011 p53 5.1.3]
8. 设计压力≥1.6MPa 时,受压元件不得采用 Q235 系列钢板。[GB/T
150.2-2011 p87 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