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吉思汗苏力德草原,一片有湖、有河、有信仰的草原
成吉思汗察汗苏力德草原,一片有湖、有河、有信仰的草原,能够走进心灵的草原。这里以大漠湿地草原风光为载体,以古老的察罕苏力德祭祀文化为主题,以蒙古族传统游牧生产生活为内涵,是***AAA***旅游胜地,在这里能够亲身体验蒙古族民族民俗、少数民族地域文化,感受他们的生产生活场景。
察罕苏力德是成吉思汗在1206年建立蒙古大帝国时制定的旗帜,成吉思汗亲自主持并以他的九名大臣依托创建的。作为蒙古大帝国的标志性,从它拔地而起的那一刻,属于成吉思汗的世界版图便正式拉开帷幕。
察罕苏力德祭祀文化形成后,这一盏灯足足亮了800多年,幽暗昏黄的灯光涌动着岁月的光芒,虔诚的信仰在这烛光中蔓延开来,相信它也会随着虔诚的信仰,永不熄灭。
克什克腾旗地经棚镇东北方向105公里处
阿斯哈图石林,位于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地经棚镇东北方向105公里处,是克什克腾世界地质公园九大园区之一。阿斯哈图是蒙古语,意为“险峻的岩石”。阿斯哈图石林分布在大兴安岭峰——黄岗峰以北约40公里、海拔1700米左右的北大山上,石林沿山脊呈北东向展布,共有四个核心景区(其中一个景区已经关闭)。景区地处高山草甸草原与原始白桦林的交汇地带,这里植被茂盛,植物资源丰富,因季节的不同而姿彩各异,魅力纷呈。
蒙古帝国时期额尔古纳河还是中国的内陆河,后来到了公园16世纪
在蒙古帝国时期额尔古纳河还是中国的内陆河,后来到了公园16世纪末,俄罗斯开始南侵,当时康熙皇帝为了同卫拉特的噶尔丹争夺蒙古地区的控制权,然后在1689年匆匆和俄罗斯签署了《中俄尼布楚条约》,将额尔古纳河的西边划给了俄罗斯,自此额尔古纳河就成了中国和俄罗斯的界河。
其实这是一条边防公路,是沿着额尔古纳河流向修建的,一路上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为这里距离边界很近,所以游客并不是很多。另外这条路也会有把手,管理很严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