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径千分尺的使用注意事项:
选取接长杆,尽可能选取数量少的接长杆来组成所需的尺寸,以减少累积误差。千分尺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根据被测工件的特点、尺寸大小和精度要求选用合适的类型、测量范围和分度值,一般测量范围为25mm,如要测量20±0。在连接接长杆时,应按尺寸大小排列,尺寸da的接长杆应与微分头连接。如把尺寸小的接长杆排在组合体的***时,则接长后千分尺的轴线,会因管头端面平行度误差的“积累”而增加弯曲,使测量误差增大。
使用测量下限为75(或150)毫米的内径千分尺时,被测量面的曲率半径不得小于25(或60)毫米,否则可能由内径千分尺的测头球面的边缘来测量。
测量必须注意温度影响,防止手的传热或其它热源,特别是大尺寸内径千分尺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显著。测量前应严格等温,还要尽量减少测量时间。
测量时,固定测头与被测表面接触,摆动活动测头的同时,转动微分筒,使活动测头在正确的位置上与被测工件手感接触,就可以从内径千分尺上读数。所以在***标准中将支承位置移到***da支承距离位置时的直线度变化值称为“自然挠度”。所谓正确位置是指:测量两平行平面间距离,应测得xiao值;测量内径尺寸,轴向找xiao值,径向找da值。离开工件读数前,应用锁紧装置将测微螺杆锁紧,再进行读数。
千分尺的读数方法
螺旋测微器是个通称,有外径千分尺、内测千分尺、深度千分尺、公法线外径千分尺等。规格有0~25mm、25~50mm、50~75mm等等。⑤不要把量规放置在磁场附近,如磨床磁性工作台或车床磁性卡盘上,以防量规磁化,测量面容易粘上金属屑,造成测量误差。它的原理是用很精密的螺丝通过旋转,而测出它的轴向移动的距离。螺丝的螺距(任意相邻两颗牙齿之间的轴向距离)为0.5毫米。也即套管旋转一周,轴向移动0.5毫米。而套管圆周等分为50格,故每格是0.01毫米,也即它的测量精度。
长度检测
任何一个非整数,如9.84mm,都可以分解为以下两种“整数位 小数位”的形式:9.5mm 0.34mm或10mm-0.16mm。⑩量规应定期进行周期检定,查验量规锈蚀、损伤、变形、尺寸正确性等情况,以保证量规应有的精度。活动套筒刻线相对于中心基准线逆时针向外旋出尺寸越来越大,顺时针向内旋入尺寸越来越小,那么如9.84mm就可以先找到9.5mm整数位后,再相对于中心基准线向外旋出增大34格(0.34mm)即是9.84mm,或者找到10mm整数位后再相对于中心基准线向内旋入减小16格(0.16mm)也是9.84m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