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钢材出口仍将乏力。前文分析可知,钢材出口出现依旧疲软,从海外主要经济的表现来看,后期的钢材出口依旧承压。***来看,美国经济体今年也追随***主要经济体下滑趋势,生产活动出现回落。从主要经济体的制造业PMI指数来看,二季度,***PMI指数均值为50.42%,显著低于去年同期的53.68%,欧元区和日本经济更是跌破荣枯线,经济滑入。5月份,两国的PMI数据显示,欧元区和日本经济分别为47.7%、49.80%,低于去年同期的55.5%、52.8%;而中国也是自2016年7月份以来跌破荣枯线,5月份录得49.4%,因此***钢材消费疲软格局明确,海外缓解供应压力不现实,下半年国内市场压力加大成定局。
铁矿石带来的成本上涨压力依旧支撑成材市场。由巴西溃坝造成的铁矿石市场短缺,从当前看,仍未见缓和,此对成材市场依旧构成支撑,这也延续了我们在二季报中提出的观点。港口库存下降至1.18亿吨,与2017年1月中旬的港口库存规模持平,62%铁矿石到岸价格继续飙升至114.25美元/吨,同比上涨77.27%;而从主流矿的发货量来看,在经历了两个月的连续下降后,5月份同比出现回升,录得0.78%的增速;而从***来看,4月份铁矿石发货量即录得1.19%的增长,5月份同比增长达到9.91%,表明非主流矿的增速已经出现快速的增长,如此预计下半年铁矿石供给压力将得到一定缓解;不过在三季度仍然面临铁矿石短缺的压力,进而对成材市场构成的支撑。

船舶用钢占比将逐步提高
2019年船舶行业面临的形势依然严峻。由今年1月~5月份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世界造船三大指标“两增一降”。1月~5月份,世界造船完工量为4378万载重吨,同比出现增长;世界新承接订单量为2285万载重吨,同比出现下降。截至5月底,***手持订单量为20100万载重吨,同比出现增长。
同时,根据当前手持订单量测算,2019年我国造船完工量约为3500万载重吨,新承接船舶订单或将有所下降,预计2020年、2021年,我国造船完工量将止跌企稳,出现回升。但随着船舶大型化发展,造船用钢总量将呈下降趋势。
不过,随着船舶大型化、多样化和复杂化,船舶用钢占比将逐步提高。2018年,高强度船板占造船板比例已达到55%,比2011年提高10个百分点。同时,我国工业化步入发展后期,未来对铁矿石的需求将逐步减少,废钢在钢铁生产中的占比将逐步提升,因此对散货船特别是对矿砂船的需求有可能出现趋势性变化。另外,加大力度承接和建造船型,也是船舶工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随着我国造船强国和海洋强国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国船型用钢占比会逐渐增多。


二是***对环保和安全生产的坚定态度,有望制约粗钢产量的进一步释放。近日,以唐山为主要代表的重污染城市密集出台了进一步限制污染企业的限停产通知,其中涉及辖区内主要钢铁企业。尽管本次限产是此前限产计划的延续,但从文件的具体要求和相关考核机制来看,较前期显著从严。同时,随着国庆节的临近,不排除有更多重污染城市效仿“唐山模式”。业内人士普遍预计,此次限产很可能影响后期钢材产量,从而有利于稳定当前市场价格。
三是较高的原料成本有利于钢价保持相对稳定。今年初以来,特别是进入第二季度以来,无论是铁矿石和焦炭价格,还是废钢价格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上涨,其中铁矿石价格涨幅。以铁矿石I1909合约为例,截至6月21日,收盘价为812元/吨,较今年初的472元/吨上涨340元/吨,涨幅超过72%。铁矿石的现货价格较价格有100元左右的升水,支撑着炼钢成本不断上升。从实际生产成本看,很多钢厂已经接近盈亏平衡线,到了自发检修或限产的临界边缘。
四是尽管进入传统淡季,但建筑钢材的实际需求并未显著减少。从库存指标来看,目前,钢材社会库存和厂内库存都未出现大幅累积的迹象。数据显示,1月~5月份,房地产施工累计面积为7452856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8.8%;房地产新开工面积为79783.53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0.5%。数据显示,作为螺纹钢主要下游的房地产行业,依旧保持着较强的需求韧性。另外,由于地方***资金充裕,潜在的基础设施***需求有望不断释放,将对建筑钢材价格形成利好。


煤炭价格的低迷,也影响了航运市场的态势。
为了提振港口煤市,华能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国投曹妃甸港口有限公司、唐山曹妃甸煤炭港务有限公司相继发布公告,自5月22日起将港口港杂费阶段性优惠至16.5元/吨(含港口作业包干费、货物港务费),较之前的18.5元/吨下降2元/吨。
不过,在煤炭***舒大枫看来,港口这些努力虽然给贸易商留出了一部分盈利空间,但真正能起到疏港作用还在于电厂用电量的增加。
“当前的情况主要是电厂的用煤量上不去,沿海六大电厂峰时每天耗煤85万吨左右,而目前只有60万吨左右。等到7月份进入用电高峰期后,这一状况或许会有所好转。”舒大枫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