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距离800元/吨关口仅一步之遥,但铁矿石的价格或将止步于此。
日前,铁矿石再度迎来一轮强劲走势,主力合约1909在利多因素下,高歌猛进向800元/吨迈进,不过,6月18日盘中期价有所回落,报收于769元/吨,下跌0.5点,跌幅为0.06%;此前该合约曾创出797.5元/吨的阶段性高点。事实上,这也是自去年11月份以来,主力合约自点438.5元/吨反弹后,一路上涨至797.5元/吨,7个月涨幅为81.87%。
分析人士指出,供需基本面的失衡是此轮铁矿石期价走高的主因。不过,自6月份以来的情况看,淡水河谷部分项目关停是临时性的,未来会有部分项目;考虑到100美元/吨以上的矿价如果能长期维持,对国产矿山和国际众多矿山都具备了盈利条件,复产动力较强,也会在一定程度弥补主流矿山带来的供给减量。在市场恐高情绪影响下,6月份铁矿石价格或面临回调可能,盘面需要警惕连日上涨后的风险。


自5月底钢材市场出现回调以来,截至6月12日,国内主流市场建筑钢材、热轧卷板等价格均下跌200元/吨左右。以上海市场为例,4.75毫米热轧卷板价格跌至3840元/吨,螺纹钢价格跌至3920元/吨。钢价下跌,而焦炭、铁矿石等原料价格上涨,导致钢厂利润减少。据测算,目前很多钢材产品毛利润仅为100元/吨左右。
就整个黑色产业链而言,螺纹钢利润在焦煤、焦炭、钢坯、钢材等品种中仍然较高,但仍没有到电炉钢成本附近。目前,钢厂利润受两头压缩,考虑到长流程钢厂减产的弹性,不会对高炉采取大修策略。预计后市不具备大幅下跌的条件,市场参与者不易过分看空。
市场演变的主要逻辑
从宏观经济角度看,大的经济环境和基本面已经决定了钢材市场销售情况将持续平稳运行。
自去年底开始,宏观经济利好政策一轮接着一轮。目前,即使在中美贸易摩擦升级的情况下,经济依然是稳定的,进出口态势是良好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除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7%外,其它数据包括社融指标基本平稳,这表明当前经济具有稳定性。尤其是基建***和房地产***对“钢需”拉动较大,预计第二季度延续的“供需两旺”局面不会很快消退。


近,钢协对火热的铁矿石行情泼了冷水,称随着国外矿山供应量逐渐***、铁矿石港口库存量增加,后期铁矿石价格或将有所回落。钢协认为,钢铁产量小幅上升,铁矿石需求增长有限。据钢协披露,4月中上旬,按会员钢铁企业平均日产量估算,***日产生铁216.31万吨,环比上升1.37%。生铁产量小幅增长,不会对铁矿石需求产生进一步的拉动作用。铁矿石市场总体上仍呈现供大于求的态势,再加上国产矿和废钢用量的增加,难以支撑铁矿石价格持续维持高位水平。
但从另外一个维度看,钢铁市场应用终端仍然是供需两旺,铁矿石港口库存仍在持续消耗。坚挺的铁矿石价格同样对钢铁价格起到了支撑作用。
在业内看来,铁矿石价格仅是影响钢企成本端的一方面。还有另一方面的重要因素来自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