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板风阀成型的几个步骤。今天介绍的这款共板风阀由于采用多处扣爪固定,结构稳定,强度高,不易变形,使用寿命长。共板风阀采用一体式结构,使用机械对板料进行冲压、折弯后,通过人工简单操作即可成型,工艺简单,加工效率高,人工成本低;且由于为一块板料成型。制作共板风阀大概分一下几大步骤:下料-将板料冲压形成水平分布的四个单元,四个单元通过上下预留的折边连接一体,每个单元包括矩形的阀壁及上下端梯形的法兰边,所述法兰边等高,下底角为45度;相隔的单元为一组,形状相同,其中一组阀壁以法兰边上底为宽度,两侧预留扣爪,与其相邻的阀壁上开有对应的扣孔;另一组阀壁以法兰边下底为宽度,四角部预留扣爪,与其相邻的折边上开有对应的扣孔;折弯-将折边与法兰边折弯90度,按同样方向将法兰边与阀壁折弯90度;成型-对折边进行折弯,依次使相邻的阀壁呈垂直状,折弯时将阀壁上的扣爪插入对应的扣孔内,*使用工具将扣爪压平成型
阀门安装的一般要求:
(1)阀门应设在容易接近、便于操作、维修的地方。成排管道(如进出装置的管道)上的阀门应集中布置,并考虑设置操作平台及梯子。平行布置管道上的阀门,其中心线应尽量取齐。手轮间的净距不应小于100mm,为了减少管道间距,可把阀门错开布置。
(2)隔断设备用的阀门,在条件允许时宜与设备管口直接相接,或尽量靠近设备。这样在系统水压试验时可试验较多的管道,检修时也可拆下(或隔开)设备而不影响系统。
(3)事故处理阀如消防水用阀、消防蒸汽用阀等应分散布置,且要考虑到事故时的安全操作。这类阀门要布置在控制室后、安全墙后、厂房门外、或与事故发生处有一定安全距离的地带,以使发生火灾事故时,操作人员可以安全操作。
(4)塔、反应器、立式容器等设备底部管道上的阀门,不得布置在裙座内。
(5)从干管上引出的支管,一般要靠近根部且水平管段上设切断阀。
(6)升降式止回阀应装在水平管道上,立式升降止回阀可装在管内介质自下而***动的垂直管道上。旋启式止回阀应优先安装在水平管道上,也可装在管内介质自下而***动的垂直管道上。底阀应装在离心泵吸入管的立管端。
(7)布置在操作平台周围的阀门的手轮中心距操作平台边缘不宜大于450mm,当阀杆和手轮伸入平台上方且高度小于2米时,应使其不影响操作人员的操作和通行。
(8)地下管道的阀门应设在管沟内或阀井内,必要时,应设阀门延伸杆。消防水阀井应有明显的标志。
阀门***适宜的安装高度是距离操作面1.2米左右。
水平管道上的阀门,阀杆方向可按下列顺序确定:垂直向上。水平。向上倾斜45°。向下倾斜45°。应避免垂直向下。
水平安装的明杆式阀门,当阀门开启时,阀杆不得影响通行。
特征编辑
一代产品
从20世纪初以后的近百年时间里,调节阀还处于一代产品的水平上。其调节阀的特征是:
①以20世纪六七十年代水平的单座阀、双座阀、套筒阀为主导产品;
②这代产品功能不齐全,不得不依靠扩充产品品种、变型来适应各种不同的场合,造成了品种规格繁多,对调节阀使用、计算、选型、调校、维护、备件等要求特别高;
③可靠性差,使用时出现的问题多;
④十分笨重。
现今,比较盛行的CV3000、精小型阀与传统老产品相比多了三个30%:重量下降30%;高度下降30%;流量系数提高30%。但它们没带来质的突破,只是对传统产品作了改进而已。
第二代产品
第二代产品从可靠性、重量上应有质的突破。其调节阀的特征是:
①全功能超轻型调节阀代替了众多可靠性差、功能不齐全、又十分笨重的产品,代替了一代的主导产品单座阀、双座阀、套筒阀,成为第二代主导产品;
从外观上看,第二代产品应具备轻型化、小型化、仪表化的特征。
第三代产品
其突出特征是智能化,并满足现场总线的要求,在应用上的特点是:
①与计算机接口;
②自诊断使可靠性更加提高,故障率进一步下降;
③改良阀的特性曲线,从而改变阀的调节品质;
④调节阀的品种以及对调节阀的使用要求进一步的简化;
⑤指标上,满足现代工业要求达到新的性能水平,例如一些工业部门推出的新的流程与系统对调节阀提出的一些苛刻的要求。
结构组成编辑
调节阀通常由电动执行机构或气动执行机构与阀体两部分共同组成。直行程主要有直通单座式和直通双座式两种,后者具有流通能力大、不平衡力小和操作稳定的特点,所以通常特别适用于大流量、高压降和泄漏量大的场合。角行程主要有:V型电动调节球阀、电动蝶阀、通风调节阀、偏心蝶阀等。
工作原理编辑
调节阀用于调节介质的流量、压力和液位。根据调节部位信号,自动控制阀门的开度,从而达到介质流量、压力和液位的调节。调节阀分电动调节阀、气动调节阀和液动调节阀等。
调节阀由电动执行机构或气动执行机构和调节阀两部分组成。调节阀通常分为直通单座式调节阀和直通双座式调节阀两种,后者具有流通能力大、不平衡办小和操作稳定的特点,所以通常特别适用于大流量、高压降和泄漏少的场合。
种类编辑
综述
电动调节阀
电动调节阀
按用途和作用、主要参数、压力、介质工作温度、特殊用途(即特殊、专用阀)、驱动能源、结构等方式进行了分类,其中***常用的分类法是按结构将调节阀分为九个大类,6种为直行程,3种为角行程。
按用途作用
a.两位阀:主要用于关闭或接通介质;
b.调节阀:主要用于调节系统。选阀时,需要确定调节阀的流量特性;
c.分流阀:用于分配或混合介质;
d.切断阀:通常指泄漏率小于十万分之一的阀。
按主要参数
1 按压力分类
(1)真空阀:工作压力低于标准大气压;
(2)低压阀:公称压力PN≤1.6MPa;
(3)中压阀:PN2.5~6.4MPa;
(4)高压阀:PN10.0~80.0MPa,通常为PN22、PN32;
(5)超高压阀:PN≥100MPa。
2 按介质工作温度分类
(1)高温阀:tgt;450℃;
(2)中温阀:220℃≤t≤450℃;
(3)常温阀:-40℃≤t≤220℃;④低温阀:-200℃≤t≤-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