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瓦楞纸板的面纸、里纸、芯纸和波型瓦楞纸的楞峰粘合程度,在一定单位长度内所能承受的剥离力,叫做瓦楞纸板的粘合强度,表示了瓦楞纸板裱贴的牢固度。
A型瓦楞纸板的检测,剥离架的插针应采用Φ3mm,而B、C型瓦楞纸板剥离架的插针则应采用Φ2mm比较合适。剥离架上的每根插针应正好对准瓦楞槽口的中心部位,且间距调整相等后,将各只螺丝拧紧固定。粘合强度的检测试样,可从3个样箱中分别各取4块,其瓦楞方向为短边方向,材质应完好无损,无脱胶、无起泡现象。试样规格为25mmx80mm,误差在±1.0mm以内,这样可较好地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粘合强度的换算公式为:P=F/L。式中:P为瓦楞纸板试样的粘合强度,用N/m表示;F是试样分离时读取的力值,单位是N;L是试样长边的尺寸,单位是m。粘合剂的质量、配方以及设备、操作工艺等因素的合适与否,决定着纸板的粘合强度,而纸板粘合强度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纸箱的抗压力强度、耐破强度和戳穿强度等性能。


瓦楞纸板受到温度、黏合剂、机器张力以及原纸质量等方面的作用,容易出现搓衣板状变形。这该如何解决呢?
产生原因
1、原纸的纤维***的伸缩率差异较大;
2、面纸或里纸的定量偏低和原纸的纤维***过于柔软的话,成型后其挺度相应也就差;
3、黏合剂涂布量过多或不均匀时,使瓦楞楞顶两侧边缘也有胶液,当其与面纸或里纸黏结干燥后,由于收缩作用导致对面纸或里纸构成一定扭力;
4、黏合剂的黏度偏低,与里纸或面纸的纤维***没有很好地黏结成坚固的整体;
5、单面机或双面机的瓦楞辊、压力辊间隙不适、不平衡;
6、瓦楞辊楞齿顶磨损严重时,由于楞齿顶面积增大而加大胶的涂布量,使面纸或里纸黏结后容易变形;
7、瓦楞辊、压力辊或预热辊的温度过高或过低等情况存在时,都容易使瓦楞纸板成型后出现搓衣板状变形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