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深基坑支护工程的特点
基坑支护工程具有许多特征,概括起来有以下各点:
(1)基坑支护工程是个临时的工程,设计的安全储备相对可以小些,但又与地区性有关。不同区域地质条件其特点也不相同。基坑支护工程又是岩土工程、结构工程以及施工技术互相交叉的学科,是多种复杂因素交互影响的系统工程,是理论上尚待发展的综合技术学科。
( 3 )型钢桩横挡板支撑:沿挡士位置预先打人钢轨、工宇钢或 H 型钢桩,间距1.0 -1.5m ,然后边挖方,边将 3 - 6cm 厚的挡士板塞进钢桩之间挡土,并在横向挡板与型钢桩之间打上棋子,使横板与土体紧密接触。适于地下水位较低、深度不很大的一般若占性土层或砂土层中使用 。
(4) 短桩横隔板支撑:打人小短木桩或钢桩,部分打人土中,部分露出地面,钉上水平挡土板,在背面填土、开实。适于开挖宽度大的基坑,当部分地段下部放坡不够时使用。
基坑支护安全,如何避免基坑支护坍塌发生呢?
1、严格按照基坑支护图纸施工;
2、深度达到论证要求,施工前进行***论证;
3、施工前进行图纸会审;
4、施工前编制施工方案,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核,项目经理审批;并报监理审核通过;
5、严格按照审核通过的施工方案及***论证意见(如有)实施;
6、施工中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隐蔽验收;
7、做好基坑变形观测,发现变形超出预警值立即上报处理;
8、注意降水、补水、桩深度等问题;
锚杆的分类及应用
根据预先施加预应力与否,可将其分为两大类,一类是预应力锚杆,另一类是非预应力锚杆。
在深基坑支护工程中,所采用的支护结构通常被设置成悬臂结构,在嵌固深度上也有一定的要求,通常控制在0.5H到1.0H之间(H指的是基坑深度,普遍集中在5m到10m这一范围)。通过预应力锚杆这种支护结构,能够大幅减少嵌固深度,同时优化受力形式,不仅便于施工,减少施工时间,而且有利于工程材料的节省,另外,可靠性也较有保证,因此,预应力锚杆技术开始在深基坑支护中获得了大量应用。
预应力锚杆的构造
预应力锚杆包括三大部分:
1)锚头。锚杆通过锚头和围护结构连接到一起。对锚杆施加相应的预应力时,便会通过锚头这一装置将力传递给结构物;
2)杆体。杆体将锚头、锚固体这二者连成整体,具有弹性变形特征,负责预应力的传输;
3)锚固体。负责将拉力通过杆体转移给地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