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热电偶通常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热电偶通常主要由四部分组成:热电极(俗称热电偶芯)、绝缘管、保护管和热电偶接线盒。为了保证热电偶正常工作,对热电偶结构提出如下要求:
1、测量端的焊接要牢固。JJG 351-1996热电偶检定规程规定原文为:“热电偶测量端的焊接要牢固、呈球状,表面应光滑、无气孔、无夹渣”。
2、热电极间必须有良好的绝缘。GB/T 30429-2013《工业热电偶》标准要求:对于长度超过1m的热电偶,它的常温绝缘电阻与其长度的乘积应不小于100MΩ.m;对于长度等于或不足1m的热电偶,它的常温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0MΩ。
3、参考端与导线的连接要方便可靠。
4、用用于热电极***介质时,必须采用适合的热电偶保护管,将***介质隔开。
5、热响应时间应满足生产工艺要求,通常以τ表示,如τ0.5、τ、τ0.9等。测量热电偶热响应时间应在专用水流试验装置上进行。该装置的水流速度应保持0.4±0.05m/s,初始温度在5-45℃的范围内,温度阶 跃值为40-50℃。在试验过程中,水的温度变化应不大于温度阶跃值的±1%。被试热电偶的置入深度为150mm或设计的插入深度。
热电偶补偿导线时必须注意型号相配
由于热电偶的材料一般都比较贵重(特别是采用时),而测温点到仪表的距离都很远,为了节省热电偶材料,降低成本,通常采用补偿导线把热电偶的冷端(自由端)延伸到温度比较稳定的控制室内,连接到仪表端子上。必须指出,热电偶补偿导线的作用只起延伸热电极,使热电偶的冷端移动到控制室的仪表端子上,它本身并不能消除冷端温度变化对测温的影响,不起补偿作用。因此,还需采用其他修正方法来补偿冷端温度t0#0C时对测温的影响。
在使用热电偶补偿导线时必须注意型号相配,极性不能接错,补偿导线与热电偶连接端的温度不能超过100C。
热电偶测量精度和温度测量范围的选择
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或半导体A和B焊接起来,构成一个闭合回路,如图所示。当导体A和B的两个执着点1和2之间存在温差时,两者之间便产生电动势,因而在回路中形成一个大小的电流,这种现象称为热电效应。热电偶就是利用这一效应来工作的。
选择热电偶要根据使用温度范围、所需精度、使用气氛、测定对象的性能、响应时间和经济效益等综合考虑。
测量精度和温度测量范围的选择使用温度在1300~1800℃,要求精度又比较高时,一般选用B型热电偶;要求精度不高,气氛又允许可用钨铼热电偶,高于1800℃一般选用钨铼热电偶;使用温度在1000~1300℃要求精度又比较高可用S型热电偶和N型热电偶;在1000℃以下一般用和N型热电偶,低于400℃一般用E型热电偶;250℃下以及负温测量一般用T型电偶,在低温时T型热电偶稳定而且精度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