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成本来看,国产矿属于边际高成本供应,需要足够高的价格刺激才能开工生产。而淡水河谷、力拓、必和必拓是低成本矿,用高成本矿增加产量来填补低成本矿的缺口,意味着价格将处在高位——在需求平稳的情况下。所以,即使下半年国产矿供应增加,但由于高成本的原因,预计对铁矿石价格的利空影响也有限。
铁矿石需求存在减少的风险
在近一年里,钢厂环保改造取得一定成效,常规环保限产约束力弱化,预计钢厂生产将回归利润主导。如果下半年钢厂利润长时间得不到改善,那么铁矿石需求存在减少的风险。而环保限产政策加码将加速需求减少的到来。
为扭转空气质量排名垫底的局面,6月下旬,唐山出台政策,全市钢铁企业加大停限产力度。据我们测算,如果严格执行,那么限产将影响7月唐山铁水产量约270万吨,铁矿石需求减少约430万吨。另外,今年是***成立70周年,预计国庆节前后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环保限产和***各地安全生产检查存在强化的可能,从而制约铁矿石需求。
根据我们的测算,在没有钢厂限产的情况下,2019年铁矿石供应缺口1.18亿吨,对应边际成本在120—130美元/干吨,折合970—1050元/干吨。但是,受钢厂限产影响,铁矿石需求减少,供应缺口收窄,铁矿石上涨空间将受到***。除非下半年钢厂实际限产力度不大或供应端进一步收紧。

对此,任庆平认为,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目前钢材流通领域存在较大市场机制缺陷所造成的。
一是相应******和标准体系不健全,管理不严,监管失控,钢材交易中的不规范现象难以。任庆平说:“现在还没有一个具有性的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钢材市场信息发布平台,现有的一些平台本身也在从事钢材经营,有自身经营效益的考虑,其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让人怀疑。”
二是钢材定价机制不完善、不规范、不科学。钢材定价随意性很大,出现各种定价模式,钢厂的出厂价格随时变化。对于与钢厂有协议订货关系的钢贸企业,钢厂的原则是“全年有总量,每月无定量,钢价无商量”,在钢市急剧震荡、钢价跌宕起伏时,贸易商经营面临很大风险。当钢价大跌时,钢厂的出厂价格高于市场销售价格,出现严重的价格“倒挂”,使钢贸商亏本经营。即使遇到上涨行情,一些钢厂也有少发货、晚发货的情况出现,导致贸易商进货成本难以控制,盈利也难有保障。
钢材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其价格涨跌直接关系到下游众多行业,关系到***经济建设,因此,应当有一个科学、合理、公正、公平的定价机制。当钢材价格大幅上涨时,也应设立听证制度,避免产生由一方说了算的单边定价。


其次,进口矿港库存小幅下降,环比降幅收窄。6月末,***进口铁矿石港口库存量为1.16亿吨,环比下降833万吨,降幅为6.72%,虽环比继续下降,但降幅较上月收窄0.94个百分点。随着铁矿石发运量的增加,后期港口库存有望止跌回升,市场供需状况将有所好转。
再次,铁矿石价格高位波动,远超同期钢价涨幅。据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监测,6月末,中国钢材价格指数(CSPI)为109.45点,环比下降1.49%,同比下降5.48%,而同期CIOPI进口铁矿石到岸价格升幅分别为11.72%和71.05%,与钢价走势严重背离。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严重挤压了钢铁企业效益,前5个月钢铁协会会员企业实现利润同比下降18.15%。随着后期钢铁产量的下降,铁矿石供需状况也将逐步改善。
“钢材降价、铁矿石涨价,钢铁企业盈利水平不断下降,企业已难以消化,比价关系扭曲,产业链发展不可持续。”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屈秀丽在近日召开的第四届中国钢铁***衍生品国际大会上表示,铁矿石与钢材价格走势相背离,***有关部委高度关注进口铁矿石价格的大幅上涨,正在调查了解价格大幅上涨的原因,将严厉打击乱涨价、价格垄断等不规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