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穗槐是蜜源植物,耐瘠,耐水湿和轻度盐碱土,又能固氮。枝叶作绿肥、家畜饲料;茎皮可提取栲胶,枝条编制篓筐;果实含芳香油,种子含油率10%,可作油漆、甘油和润滑油之原料。栽植于河岸、河堤、沙地、山坡及铁路沿线,有护堤防沙、防风固沙的作用。紫穗槐是喜光,耐寒、耐旱、耐湿、耐盐碱、抗风沙、抗逆性极强的灌木,在荒山坡、道路旁、河岸、盐碱地均可生长,可用种子繁殖及进行根萌芽无性繁殖,萌芽性强,根系发达,每丛可达20-50根萌条,平茬后一年生萌条高达1-2m,2年开花结果,种子发芽率70-80%。
省农科院环资所开展盐碱地改良研究
早在2000年,省农科院环资所就已经与日本际协力事业团合作开展了5年的盐碱地改良际合作研究。该项目研制开发出5种盐碱地化学改良剂,并进行了国产化生产,建成了年产5万吨的盐碱地改良专用肥生产线,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建立了化学改良结合水利措施、农艺措施和生物措施为核心的技术体系,形成了内陆干旱型盐碱地改良技术规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该项目研究成果目前已推广到新疆维区、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吉林省等地,并在国的支持下成功输出到阿尔及利亚,在阿尔及利亚建成了盐碱地改良示范基地,实现了盐碱地改良技术从引进到消化吸收再到技术输出的三级跳,在国内外反响很大。

紫穗槐生态学特征:1生态学特征紫穗槐是一种多年生豆科丛生小灌木,高1~4m,小枝有稀疏生毛,后即脱落,小枝皮灰褐色,有凸起的锈色皮孔。奇数羽状复叶、互生,有小叶11~25个,全缘,矩形至椭圆形,长1.5~4.0cm,宽6~15mm,顶端有凸起,背面有短毛。托叶针形,总状花序,长7~15cm,密生短毛。花为紫色,花期在5~6月,荚果弯曲,暗土褐色,长7~10mm,通常只有1粒种子,不开裂,成熟期为9~10月上旬。紫穗槐萌芽能力强,生长迅速,越平茬越旺盛,且具有耐旱、耐寒、耐荫、耐水湿、耐盐碱等特性。 次数用完API KEY 超过次数限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