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需要指出的是,市场的***者结构长期以来存在“三多三少”的情况,这在铁矿石上也不例外,即“个人户多、法人和机构户少,民营企业多、企业少,贸易商多、生产加工企业少”。这种局面,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市场运行的效率和质量。
而近年来我国经济转型对钢铁行业提出新要求,持续深入推进转型升级,化解产能过剩,提高发展效益和质量,成为行业发展刻不容缓的课题。在此背景下,能否对工具形成正确的共识并正确利用这个市场,利用现代***工具进行风险管理,将是行业转型过渡的关键。
因此,扩大钢铁企业对期市的参与度,无论对铁矿石还是对钢铁行业的发展来说,都到了一个关键节点。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实际上,我国钢铁企业面临的上游垄断问题在我国有色、油脂市场也一直存在,但得益于对工具的合理利用,国内相关产业都获得了更高的***性和话语权。例如,与国内钢铁企业同样面临上游原料垄断局面的油脂油料产业就在这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
据了解,我国植物油脂与粕类原料大部分依靠进口,特别是大豆品种,进口依存度高达80%以上。近一年多时间,虽然面临宏观扰动反复、生猪产业疫情突发且范围较大、国际市场主要大豆生产国出现恶劣天气等重大因素影响,但国内大豆、豆粕、豆油等油脂油料品种价格整体运行平稳,究其原因是相关产业深度参与市场、行业期现的高度融合帮了大忙。


目前来看,铁矿石的强势是有基本面支持的,不仅需求端增加、供给端减少,而且今年的价差结构给出了做多盘面的安全边际。
今年以来,市场的明星品种非铁矿石莫属,主力合约从年初的450元/吨涨至837元/吨,现货价格较主力合约更是大幅升水,部分高品铁矿石售价突破了1000元/吨大关,普氏指数涨至117美元/干吨。铁矿石涨势背后的逻辑是什么?下面笔者将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需格局、价差结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铁矿石强劲上涨背后的原因。
供给侧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
分析当前铁矿石市场形势不得不先了解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什么要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了哪些成果,又带来了什么问题?我们知道,2013—2015年,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基建***持续回落,制造业***大幅减少,这使得产能严重过剩的钢铁行业“雪上加霜”,明显的特点就是钢价持续下跌,行业大面积亏损。为了应对市场经营环境,防止资金链断裂,钢铁企业不得不通过各种渠道筹措资金,这直接导致整个行业资产负债率突破“警戒线”。


***建材贸易商成交量数据显示,6月份以来,***建材成交量日均值为19.22万吨左右,高于去年6月份的日均值17.79万吨,略低于今年5月份的日均值19.72万吨。也就是说,螺纹钢需求保持高韧性,今年的需求不仅高于去年,而且6月份以来淡季效应并不明显。需求稳定、供应收缩,钢材价格或仍有上行空间。
铁矿石前期强势的驱动力来自于供需两端,唐山限产只是减少了铁矿石需求,而且这种需求减量目前看来并不算大,即使唐山限产按照出台的政策严格执行,铁矿石需求减量大致在五六百万吨,而铁矿石港口库存自年初下降的幅度在3000万吨左右。换句话说,唐山限产造成的铁矿石需求减量不足以逆转铁矿石整体的供需格局,故而铁矿石仍然偏强。
焦炭远月合约走强主要也是基于环保限产预期,但这种预期可能会被证伪,而眼前钢厂的限产对于焦炭来说是实实在在的需求萎缩,故而焦炭后期走势可能相对其它两个品种偏弱。